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语义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语义,顾名思义,探究的是语言的意义。然后,影响语义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语言内部机制的影响,也有来自社会及语言使用者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对于语义的研究相比语音、语法要少得多、落后得多。语义学又是一门十分有趣、充满生命力的学科。通过阅读传统语义学的相关书籍,我对该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一词多义(多义词)产生了浓厚兴趣。作为西班牙语及汉语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多义词形成的理据会是如何?本论文试图探究语义省略在西语多义词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与汉语的构词进行一定的比较。首先,我将阐述一词多义中涉及的基本语义概念,明确词语及意义之间的关系;根据词义来源,探究词语的意义结构和形成理据。作为表达概念的工具和外在形式,词语的数量是有限的,然而它可以包含的意义却可能是无限的,多义词是语言使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方不少语言学家提出,省略是造成一词多义的重要来源。受到语言经济原则及合作原则的支配,语言使用者倾向于花尽可能少的力气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省略由此而来。省略可以分为语法省略和修辞省略。本论文只探究语法省略中引起词汇意义变化的语义省略,并将在第二章节对西语中、部分由省略产生的多义词进行分类,加以解释。既然一词多义和省略都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并且在西语中得到了相应证实,不禁引人思索:汉语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关系,由语义省略带来词汇意义的改变,多个意义的积累形成多义词。第三章将探究汉语的词义结构以及词的主要构成形式。然而最后我们发现,尽管省略在汉语中同样随处可见,但只引起了词汇形式的变化,使之更为简练,却并没有引起词汇意义上的变化。汉语的多义词大多由比喻、引申形成。语义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近年来的研究重点除了上述的词汇意义关系之外,也已延伸到对语义的最小单位以及整个语义系统的探讨。由于意义的变化较大,因此,语义学要达到能够描述并解释词义的内部关系以及语义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