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可地尔对择期PCI心绞痛患者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目前除传统药物治疗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成为重要手段。但相当一部分患者PCI后出现心肌部分功能缺失,导致患者症状无法完全缓解,甚至死亡。近年来相关研究提示PCI患者获益并非为冠状动脉机械梗阻的解除,而是在于心肌灌注的改善、心肌细胞功能的恢复。已有研究发现注射用尼可地尔能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 PCI的预后。但针对口服尼可地尔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angina pectoris,UA)的研究缺乏。挽救UA患者心肌,改善其心功能,意义同样重要。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T,cTnT)反映了心肌细胞受损伤的程度,氨基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提示心功能状态,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reactive protein,hs-CRP)评估心脏事件危险程度。本课题通过对实施PCI的UA患者进行药物干预,观察其PCI前后的血浆心肌损伤标记物、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冠脉TIMI血流和心肌TMP分级,以及术后1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的情况,探讨口服尼可地尔是否对择期PCI的UA患者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以及该作用是否与药物服用方式及剂量相关,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我国2012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选择96例患者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术前负荷A组(32例):术前半小时顿服尼可地尔10mg,继之以5mg每日三次+PCI围手术期常规处理;常规服用尼可地尔B组(32例):入院即服用尼可地尔5mg每日三次+PCI围手术期常规处理(术前尼可地尔总量不少于15mg);对照组C组(32例):不用尼可地尔,仅PCI围手术期常规处理。  对所有入选患者详细记录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心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吸烟史、家族史、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冠脉病变支数和严重程度、支架植入数量、PCI前后CK-MB、cTnT、NT-proBNP、hs-CRP、TIMI血流、TMP分级、术后MACE事件等。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波立维、他汀类药物。  样本收集及测定:入选患者均抽取静脉血测定PCI术前CK-MB、cTnT、NT-proBNP、hs-CRP,术后6小时CK-MB、cTnT,术后24小时CK-MB、cTnT、NT-proBNP、hs-CRP,观察术前及术后冠脉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TMP分级,随访患者术后1月内的心脏主要不良事件。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连续性变量各组数据均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计量资料各组数据比较前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条件符合,术前术后应用配对t检验,三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否则应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基本情况、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术前的观察指标(CK-MB、cTnT、hs-CRP、NT-proBNP、TIMI血流、TMP分级)、临床干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及支架植入数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  2、三组患者术后CK-MB、cTnT、hs-CRP、NT-proBNP较术前升高。  2.1 CK-MB  三组患者术后6小时、24小时CK-MB升高均不超过正常值高限的2倍。  2.1.1 A组患者术后6小时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患者术后6小时较术前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  2.1.2三组患者术后24小时较术前升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2.2 cTnT  2.2.1 A组患者术后6小时较术前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患者术后6小时较术前升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2.2.2 B组患者术后24小时cTnT较术前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24小时cTnT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术后24小时cTnT较术前升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2.3 hs-CRP  B组患者术后24小时较术前升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B、C组患者术后24小时较术前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  2.4 NT-proBNP  三组患者术后24小时较术前升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2.5 TIMI血流、TMP分级  三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TMP分级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三组患者术后同一时间点各观察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4、B组患者术后24小时cTnT、NT-proBNP较A、C组有改善,A组患者较C组患者有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5、三组患者术后1月内均无MACE发生。  结论:  1、尼可地尔可减轻择期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围手术期的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且术前口服尼可地尔5mg3/日超过15mg优于术前半小时顿服10mg。  2、短期口服尼可地尔对择期行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TIMI血流及TMP分级无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糖尿病可引起大血管弹性降低、管壁僵硬已被广泛证实,而糖尿病引起终末器官小血管病变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肾动脉阻力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对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 TLE)患者全脑灰质及白质体积进行测量分析,并探讨颞叶癫痫患者大脑内
目的:  探讨脊髓背角JAK2/STAT3-CAV-1-NR2B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参与大鼠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的形成与发展。  方法:  雄性SD大鼠连续高糖高脂饲养8周,予腹腔单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