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存库,对环境保护、维持全球碳循环和人类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揭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变异及碳排放量特征,本文选择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六种(罗浮栲、浙江桂、米槠、细柄阿丁枫、观光木和沉水樟)天然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Li-8100对其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为期一年(2009)的野外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呈明显季节变化趋势,夏季高,冬季低。单因素模型(R=aebT或R=aWc)拟合发现土壤湿度与土壤呼吸速率未达到显著相关(p<0.05),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达到显著相关(p<0.05),而双因素模型(R=aebTWc)拟合结果与单因素(R=aebT)模型相似,共同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61.0%-9517%。不同森林群落的土壤呼吸年排放量有明显差异,不同天然林群落沉水樟、观光木、罗浮栲、浙江桂、米槠和细柄阿丁枫土壤呼吸全年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632.067、1341.016、1508.634、1684.492、1816.324、1853.830gC·m-2·a-1,其中观光木天然林土壤呼吸年排放量最低。土壤呼吸年排放量与细根生物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p<0.01),但与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凋落物量、土壤有机碳贮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均没有显著相关(p<0.05)。
其他文献
本文的城市化研究对象主要是与内涵式城市化相对的城市社会、城市经济、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主要体现在城市化内涵和质量方面的变化。对城市化的多视野、
土壤动物作为生活在陆地生态系统里数量可观的重要组成,对于维持其栖息地生态系统功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土壤发育最活跃的因素,在土壤发育过程中促进团聚结构的形成。目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针对农产品质量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解决农产品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另一方面,Internet技术以及GIS技术日益成熟,WebGIS可为构建信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