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人们所不断追寻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人所关注的幸福感进入了科学研究领域。教师作为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人类职业,职业幸福感的高低不仅关系教师自身的幸福,甚至影响到下一代的幸福,重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民办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状况,并根据对其现状的调查结果及相关理论,对职业幸福感低的教师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来提高其职业幸福感。本研究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景德镇市民办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同时了解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认同情况;并分别探讨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第二部分团体干预方案的设计做基础。第二部分中,根据第一部分的研究结果及相关理论,并结合团体心理咨询理论、技术以及职业幸福感研究的相关结果自行编制针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团体心理咨询方案;并对职业幸福感状况不良的教师实施干预。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民办小学教师存在职业幸福感状况,整体中等偏上程度。2.民办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不同的年龄、性别以及职称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受学历、任教学科和担任班主任年限的影响的差异不显著。3.职业压力及其六个维度与景德镇市民办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呈较高的相关性,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明景德镇市民办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越大,职业幸福感越低。4.职业认同及其四个维度与景德镇市民办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呈较高的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景德镇市民办小学教师职业认同越高,职业幸福感越高。5.围绕职业压力与职业认同两个方面进行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干预前后景德镇市民办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平均分差异显著,表明本研究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提升职业幸福感的方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