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促进机制与对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tob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在城乡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出发,首先引证国内外劳动力转移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并分析了制度创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性。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和事实,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重点对影响重庆市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因素进行实证论证以及对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有利于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制度创新进行探讨。最后针对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总论。我们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意义,以及在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第二章、理论借鉴及概念框架。本章主要引用了国内外一些主要的劳动力转移理论,像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拉尼斯—费景的“三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型”、乔根森的“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决定因素”、托达罗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收益理论”、最新的劳动力流动的“推—拉”理论;还介绍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城乡统筹的内涵、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概念进行了界定;与时同时还阐述了农村劳动力有序与城乡统筹的关系,为本论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回顾。纵观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大至可以分为六个不同时期,它们分别是良性转移时期、起伏转移时期、凝固转移时期、快速转移时期、停滞转移时期、高速转移时期,这些时期由于所处的内外条件不同,出现不同的特点。第四章、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本章首先对重庆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进行预测,其次对劳动力的现状及剩余进行分析,同时对劳动力转移模式进行探讨,最后总结出重庆农村劳动力出现的新特点,表现在自发转移为主、转移就业非农化、文化中青年占主体、转移稳定性增强及出现“智力回流”等特点。第五章、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该章节是本论文分析的重要内容,首先概括地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本章节总结出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即:政府调控的欠缺、劳资双方权利的失衡、制度的缺失等。第六章、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分析。机理分析主要包括诱因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前者认为市场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较高的预期收益是形成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重要内容;后者讨论的主要有: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农户家庭拥有的农业资源禀赋、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状况。通过论证,我们得出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因素的排序。第七章、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制度创新。本章主要从制度方面对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进行了讨论,内容包括:就业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社保制度改革以及土地制度改革四个方面。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通过以上一至七章的系统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建设性地提出在城乡统筹的大环境下,促进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建议。2.主要研究成果①对一些的重要概念,如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城乡统筹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意义、作用以及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②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及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信息,进一步明确了目前重庆市农村劳动力状况以及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和特点。提出了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③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论证了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决定因素。综合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对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进行分析。④提出了在城乡统筹的大环境下,促进重庆市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制度创新和对策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其他文献
基本农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保护基本农田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
目的观察练气功对慢性病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皮肤温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皮温生物反馈测量仪测量练气功前后受试者皮肤温度的改变,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练气功前后受试
林业产业结构要因时因地的不断调整,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在现阶段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契机下,北京市林业产业面临着适时的优化调整问题。 本文首先运用静态地定性分析方法,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需手术干预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患者逐年增多。一个良好的分型不仅有助于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还能促进学术交流,但由于ADS病情复杂,其分型至今尚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不断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港口和临海桥梁等混凝土构筑物大面积建设,而如何防止恶劣条件下混凝土腐蚀对结构造成的影响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
目的 :总结原发骶骨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7月~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骶骨原发肿瘤患者790例,其中
耕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的特性。正是由于耕地的这种多功能特点以及比较利益差异等原因决定耕地用途转移的必然趋势,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
土地整理是解决我国土地问题的一项技术和工具。近年来,土地整理作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
随着加入WTO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转型是必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被视为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第二次制度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农业
指出了林业是我国“三农”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和功能使得其具有着极大的独特性,而这也是林业在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