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后VOI的多图像光学加密算法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5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加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加密手段,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图像加密不光针对单幅图像,多图像加密也成为研究热点。论文对目前几种多图像加密方法包括位相抽取、计算全息、基于分区复用的相位恢复算法和波分复用做了调研与讨论。目前的多图像加密方法大部分由于图像的纵向叠加而产生加性串扰,影响解密质量。研究多图像纵向叠加过程的原理,并讨论其有效性。比较其与多图像横向叠加的效果,通过matlab仿真证实多图像的横向叠加相对纵向叠加更有效,提高加密系统的解密质量。本文提出以改进后的基于虚拟成像的多维数据加密系统(VOI)为基础的横向叠加多图像光学加密算法。构造多幅图像横向叠加结果作为改进后VOI系统的加密对象,避免图像的纵向叠加产生的串扰及噪声,结合改进后的VOI光学加密系统完成加密。其中,对VOI系统的改进包括三方面:1.加密图像编码为相位信息,提高图像的可分辨性和系统的解密效果。2.随机相位板与随机振幅板结合,提升系统的密钥空间和对抗暴力攻击的能力。3.像平面前增添随机相位板,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本文提出峰值信噪比(PSNR)评价算法加密效果,采用matlab仿真证实算法的有效性、鲁棒性和安全性,证实提出的以改进后的基于虚拟成像的多维数据加密系统(VOI)为基础的多图像加密算法是可行的。其中鲁棒性的分析包括算法对抗高斯噪声的能力分析和对抗泊松噪声的能力分析;安全性分析包括原VOI系统的基本密钥失真时解密效果的分析,和改进后VOI的附加密钥失真时解密效果的分析。模拟仿真证实改进后VOI算法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解决了原有VOI系统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其他文献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时在实验室中形成高温的极端条件并去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重要手段。在美国的布鲁海文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击机(RHIC)和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
目前稀土掺杂材料的上转换荧光性质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当成果,但是就应用而言,上转换发光强度仍然有待提高。基质选择会直接影响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所选基质不仅要求声子能量
本文利用Bethe假定方法实现多粒子系统的角动量投影,从而得到具有确定总角动量的正交完备态按单粒子乘积态展开的表式.利用该方法分别讨论了非全同粒子及全同费米子和玻色子体
纳米材料是21世纪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而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CNT)作为一种特殊的纳米级碳材料,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更是成为了最具研究价值的纳米材料。CNT是由一层或多层石墨片卷曲形成的一维管状结构,具有大的长径比及比表面积、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导电性好,其管状结构的尖端和管壁缺陷都可作为良好的电子发射端,因此将其用作场发射阴极材料的器件具有开启电场低,发射电流密度
光纤无线(RoF)通信结合了微波和光纤通信的优势,使得微波在光纤中实现了低损耗传输。作为光纤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光载毫米波的产生与传输正成为RoF系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
作为第三代光伏器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具有原材料丰富、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DSSC主要由多孔半导体薄膜光阳极、含I-/I3-电解质和Pt涂覆的对电极组成。其中,光阳极作为DSSC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吸附染料、光捕获、传输电子和收集电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ZnO具有电子迁移率高、形貌多样可控、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TiO_2的光阳极材料。目前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