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冷战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尼克松政府为了挽救美国日益下降的国际地位,在新形势下遏制共产主义进攻,调整了美国对外政策,提出著名的“尼克松主义”,主张由亚洲盟国承担自身防务力量,美国仅根据条约义务提供必要的军事援助。在这一政策指导下,美国也相应改变了对东南亚盟国菲律宾的政策。尼克松政府对菲律宾以保持友好稳定的亲美政权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削减美国驻菲力量,采取援助手段增强菲律宾的自力更生能力。从1969年开始,尼克松政府陆续开启了与菲律宾之间军事基地、经济协定的重谈,逐渐撤出了美国在菲人员。对于菲律宾的国内政治纷争,尼克松政府坚持不干涉、不卷入原则,积极主张菲律宾独立解决自身问题,甚至默许马科斯实行独裁统治,这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世界声誉和菲律宾的民主进程。所以,尽管尼克松政府一直支援菲律宾进行社会改革,但在独裁政治的框架下改革收效甚微。后来的福特、卡特政府也一直未能跳出尼克松政府制造的矛盾困境,直至里根政府时期,菲律宾马科斯政权难以控制国内形势时美国才实行“换马”政策。本文运用历史学和国际政治学综合研究的方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国家利益、地缘政治、霸权主义等国际政治理论,以美国政府外交文件为据,研究尼克松政府对菲律宾的政策,以求揭示美国在调整国际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和处理与盟国的关系,试图探究和揭示尼克松政府对东南亚盟国菲律宾政策的特点与实质。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尼克松政府之前美国对菲律宾政策。包括:殖民地时期的美菲关系;冷战初期美国对菲律宾的政策;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菲律宾的政策。第二部分:详细分析尼克松政府对菲律宾的具体政策。包括:冷战形势的转变和尼克松主义的出台;尼克松政府对菲律宾政策修订的过程;尼克松政府对菲律宾政策的具体实施。第三部分:评价尼克松政府对菲律宾政策的实质特点及影响。包括:尼克松政府对菲律宾的政策实质;尼克松政府对菲律宾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