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化瘀祛湿方治疗血瘀湿滞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1、MMP-1、MMP-3和TIMP-1水平的变化,从宏观临床疗效和微观细胞因子水平两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血瘀湿滞型膝骨关节炎的患者40例,符合纳入标准,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的方法研究,将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化瘀祛湿方为试验组,艾瑞昔布片为对照组,每组各20例。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X线分级、单双膝关节数、年龄、病程等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给予化瘀祛湿方中药代煎剂,每日2次,早晚饭后加热温服,每次150ml;对照组给予口服艾瑞昔布片,每次0.1g,每天2次。2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足1疗程。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予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均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时,组内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研究方面:化瘀祛湿方试验组和艾瑞昔布片对照组治疗膝骨关节炎均取得明确的治疗效果。(1)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数据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2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6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结束2周后进行随访,试验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5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因子研究方面: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1、MMP-1、MMP-3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TIMP-1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提示可能与两组能够抑制IL-1、MMP-1、MMP-3的产生并增加TIMP-1的生成有关。(1)治疗后试验组的IL-1、MM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试验组在抑制IL-1、MMP-1的产生上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试验组的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显著差异(0.01<P<0.05);(3)治疗后试验组的TIM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试验组在促进TIMP-1的产生上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祛湿方治疗血瘀湿滞型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少,能降低患者体内异常升高的IL-1、MMP-1、MMP-3的水平并提升TIMP-1的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化瘀祛湿方能够通过调控以上指标,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