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选取的材料是2016年《纽约时报》畅销榜上名列第一的《彩虹来了又走》。这本书主要叙述了作者安德森·库珀和他母亲之间由冷漠到互相了解彼此而渐渐亲密的过程。书中多以第一人称叙事,包括作者与其母亲间的往来邮件列入书中,原汁原味的体现了他们各自从小到大的生活及心理状况以及从幼年时期到成年、婚后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变化。翻译之前,通读整本书,细读作为翻译语料的前两章,笔者发现作者用了很多饱含感情的词汇,以此突出他与母亲间的“情感变化”。另外,为了表达出主人公强烈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变化,笔者将其中一些普通词语译成了汉语四字词语。除此之外,我还发现很多表现心理和情感的词语可以被译为四字词语。一方面,四字词语结构整齐,节奏感强;另一方面,能够给目标语读者提供强烈的共鸣,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语言的生动性和更高层次的美学效果。通常来说,四字词语可以被分成两大类: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陈宏薇在她的书《汉英翻译基础》中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四字词是由四个汉字组成。依据《汉语语法修辞词典》中给出的定义,四字词包含四个汉字,具有一种固定的形式。“亲密无间”,“迫不及待”;从狭义上来说,四字词指固定的习语,结构及意义上具有稳定性,比如“亲密无间”,“迫不及待”;从广义上来讲,包含习语和自由词组,例如“寡言少语”,“坚持不懈”。在本篇报告中,四字词包括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固定词组是指一些习语,任何时候都不能被拆开;自由词组是指可以被拆分成两部分的四字词组。本篇翻译实践报告运用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选取了《彩虹来了又走》前两章中一些翻译成四字词语的词汇围绕情感表达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学习和研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笔者不断地修改完善译文,使其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并符合源语言中的文化需求。笔者从三大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包括性格描写的翻译、心理描写的翻译和情感描写的翻译。通过分析不同方面词汇译成汉语中四字词的过程,有效提高了翻译的质量和速度。本报告的研究目的是促进英汉互译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