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枣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我国广泛栽培。陕西省佳县地处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中段西岸,是枣树生长的最佳区域,也是我国红枣栽培的起源地之一。佳县作为中国红枣名乡,对中国的红枣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及林业技术人员在不同的时期,对陕北的枣树优良品种选择、丰产管理技术、枣区的分布等进行过研究,并形成专著、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等,但并没有学者对佳县的红枣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与整理。佳县有枣(Zizyphusjujuba)和酸枣(Zizyphusspinosa)两种枣属植物,作为佳县的特色资源,如何进行高效开发利用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佳县当前首要任务之一。本文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国内外红枣资源开发的现状、趋势,对佳县红枣资源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佳县红枣品种资源、栽培历史、区域分布、栽培管理、加工利用等方面的调查整理,发现佳县红枣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许多不足,具体问题为:一是主栽品种依然为传统品种。佳县原有的优良品种呈退化趋势,产量少、品质低;二是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红枣产量与质量;三是栽培管理技术含量低,红枣生产管理简单粗放,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四是加工利用水平低,产后保鲜、储存、深加工不到位,没有形成市场规模,经济效益低;五是组织化程度低,红枣销售网络不健全。消息滞后,销售渠道不畅通,加工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力;六是佳县红枣服务体系不健全;七是珍稀资源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如枣农的管理技能低、意识低;政府资金投入少;加工企业能力低;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缺乏统一规划等。从而针对红枣基地建设、红枣加工、市场营销和政府职能四个方面,提出了以下红枣资源开发对策:(1)优良品种的繁育与推广,实现良种化生产;(2)加强枣园的栽培管理,从红枣栽培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以提高红枣的产量质量;(3)扩大有机红枣生产规模;(4)建设枣园时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生态枣园;(5)改善传统工艺,注重红枣产品营养价值的保存;(6)加强红枣加工新产品的开发,大力发展红枣产品深加工,实现产品多样化,从而提高红枣产品经济效益;(7)合理利用红枣加工副产物,减少资源浪费;(8)加强产品加工规范和品牌效应,保障红枣产品质量;(9)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避免丰产不丰收现象的发生;(10)开拓国内外红枣营销市场,推进国际化经营;(11)专设红枣管理部门;(12)成立佳县红枣产品质量检测中心;(13)建立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系统;(14)做强有机红枣产业;(15)建设现代化的佳县红枣产业园区;(16)建立红枣生产保障机制,提供必要的资金信贷扶持;(17)加大科技投入力度;(18)大幅度提高农民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实现信息化管理;(19)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佳县红枣品牌。通过本次研究,了解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的现状,进一步促进佳县优质红枣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为进行红枣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及为红枣资源的科学研究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