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CrMnFeCoNi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对CrMnFeCoNi高熵合金的室温拉伸变形行为进行系统探究。依托原位实验手段、数字图像关联技术、三维可视化图像等先进分析测试技术,表征样品在变形过程中的微观尺度下的组织形貌变化,系统探究CrMnFeCoNi高熵合金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微观变形机理与变形规律。分析CrMnFeCoNi高熵合金在拉伸变形过程中滑移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变形初期,高熵合金只有单一的滑移系开动,滑移带的总量是通过新滑移面的产生进行增加的,随着变形的增加,第二滑移系也开动,位错之间形成更多的交互作用。位错密度的增加,提高了形变的抗力。当CrMnFeCoNi高熵合金处于变形的后期,此时应力足够大。位错增殖已经达到饱和,滑移带数量不再增加,且位错密度的增大,使异号位错在运动中相遇,湮灭的概率增大。随着CrMnFeCoNi高熵合金外加载荷的增加,到达材料拉伸的后期,高熵合金开始萌生裂纹并扩展。实验中样品的启裂裂纹率先发生在材料内部,在扩展过程中裂纹会发生偏转,裂纹的尖端会由尖锐状态变为钝化状态。当相邻的两个晶粒发生不同取向的偏转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主裂纹会选择变形更大的一方进行扩展。同时,实验中定量测量了样品的裂纹尖端张开角(crack tip opening angle)CTOA值,分析发现,CTOA从65°快速下降到26°,最终CTOA值稳定在22°。在CrMnFeCoNi高熵合金塑性变形阶段,高熵合金缺口拉伸样品的缺口根部存在应变集中。分析应变分布得出,对于裂纹萌生前的横向应变分布表现出随着时间的增加,缺口处局域应变快速增大,局域应变云图展示出特有的应变分布形状。在裂纹萌生后,根据横向应变可以看出裂纹扩展路径,纵向应变分布显示出应变在材料中部汇聚,观察剪切应变的分布,其呈现出左右对称的应变分布状态。对于单侧开不同尺寸缺口的样品进行数字散斑实验,分析发现,随着载荷的增加,样品缺口附近变形量逐渐增大,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用肉眼便可以分辨样品表面的褶皱等。经过定量分析得出,在相同的外加载荷下,随着缺口尺寸的增加,最大应变值也随着增大。当沿着缺口根部所在平面,探查应变的变化发现应变的分布存在着梯度变化,随着距离缺口根部的距离变大,应变的数值减小。对样品断口进行分析,采用电子显微镜的三维重构功能扫描相对应的两个断口韧窝分布,发现两个断面相对应的部分,其高度数据呈现出峰-峰,谷-谷对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