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民问题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表面上只是一个人道主义问题,涉及难民个人吃穿住行的人道主义问题;实际上它又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问题,牵涉到国际关系、内政外交、地缘政治、生态资源、宗教民族等问题。因此国际社会对此极为关注,为此付出巨大努力,成立处理难民问题的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专门项目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还不足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实践中出现了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理论上新自由主义、霸权主义泛滥,因此本文从全球化视角下难民定义出发,论述了二十世纪以来难民的基本类型和产生原因,难民问题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影响;难民政策与机制的现状和缺陷,如何完善这些难民政策与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难民二十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通过国际条约认定的,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原因不能或不敢回到原来居住地或居住国家从而无家可归的人。按照相关国际法条文和国际惯例本文将难民分为“内森护照”难民、公约难民、章程难民、议定书难民等等。难民问题与各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及国家间民族、种族、宗教等争端密切相关,外族入侵、武装冲突、极端民族主义、种族歧视、极端贫困和自然环境恶劣是产生难民问题的主要根源。难民问题现状是数量多且集中在热点地区,在难民接受国被排斥和压制,难民问题受到强国政治因素影响。难民问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难民接受国的反恐政策、移民政策、外交政策、文化文明、社会发展、政治走向以及生态环境都受到深刻影响,当然难民问题也存在积极影响,比如说传播文化,促进交流等等,但是总的来说,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国际社会以及各个主权国家为解决难民问题,采取了许多政策与机制:首先是成立专门机构、非政府机构解决难民问题,其次是通过国际立法确定难民救助的合法性,开展专门项目救助工作,再次是将联合国维和和难民救助工作联系起来。目前解决难民问题的政策与机制中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比如说各国难民政策与机制难于衔接;难民不推回原则等原则受到一些国家的排斥;国际难民救助资金募集艰难;国际难民的参与机制缺位;国际难民救助动力机制乏力;国际难民救助价值观冲突严重等,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因此一方面,国际社会和主要大国应倡导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及和平解决争端,反对种族主义,从而从政治上消除产生难民的根源;另一方面,必须努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缩小南北差距。我国在解决难民问题中需要坚持以下两点:一是坚持符合和谐世界的政治机制和具体政策的选择;二是以人为本,坚持人道主义原则,发挥联合国难民署的建设性作用,从根源上解决好难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