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排球专项素质需要来设计训练内容是现代排球训练的主要特征。本研究从世界高水平男排运动员比赛外部负荷的实际出发,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优秀男排运动员的比赛外部负荷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统计法对比赛过程中的整体比赛外部负荷特征及不同职能运动员的比赛外部负荷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技术负荷运用次数来看,运动员的比赛负荷是以局为单位的相同负荷内容组成的不同负荷次数的间歇式的负荷结构。运动员的平均技术负荷量累计120次,间歇3min,完成局比赛,一场比赛运动员所承受的技术负荷量为592次。另外,一支球队所承受的不同技术负荷量有所不同。其中,网上(拦、扣、防)技术的负荷总量所占比重(54%)远大于网下(发、接发)技术负荷总量所占比重(29%),说明网上攻防对抗时排球比赛技术负荷的重点。2从负荷时间角度来看,排球运动员的比赛负荷是以分为单位的相同负荷内容组成的不同负荷时间的间歇式的负荷结构。排球比赛经过一分(最短时间为3s,最长时间为33.67s)、间歇20s的分比赛,再经过平均技术负荷时间累计9.76min、间歇3min的局比赛,一场比赛运动员所承受的平均总技术负荷时间为39.56min。另外,一支球队不同技术的负荷时间不同。3一场比赛中,不同职能运动员的技术负荷总量存在专位特征。其中二传技术负荷总量最大,主攻、接应次之,自由人最少。另外,不同职能运动员的各技术运用也存在专位特征。其中二传的专位技术是传球,副攻的专位技术是拦网,接应二传的专位技术是扣球,主攻的各技术运用比较均匀,自由人的专位技术是防守,这就要求在训练中不同职能对专位运动员的训练要区别对待。4一场比赛中,一支球队所承受的无球技术负荷时间约为47min,所有职能专位运动员的准备姿势所占的比重最大(40%),也就是说在无球状态下,运动员大部分处于半蹲或低蹲的静止准备姿势状态。另外,无球运动形式也存在专位特征。副攻相对于其他专位跳的比重偏大,二传、自由人低姿势移动的比重与其它专位相比偏大,接应二传和主攻的跑动比重相对于其他专位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