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疗效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471085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急性百草枯中毒(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病死率在95%以上,如不能有效控制,可发展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甚至导致死亡。血液净化中的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及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研究选择HP及HP+HD两种模式,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每次净化治疗后,对临床转归和血中百草枯(Parquet,PQ)成分清除的影响,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方法:入选4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时间均在24h之内,血中百草枯浓度为0.1~0.5ng/ml,患者家属同意血液净化治疗。   40例患者除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如:清水洗胃,20%甘露醇或生大黄粉口服导泻,口服白陶土、药用活性炭片以灭活及吸附消化道内毒物,并给予抗氧化剂维生素E、银杏叶注射液、维生素C、还原性型谷胱甘肽及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防治肺纤维化等综合治疗,并按血液净化方式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HP模式,即每24h血液灌流一次,连续三次。B组采用HP+HD模式,即每24hHP+HD一次,连续三次后再行单纯HD,每日一次,共2次;两组病人均于入院后立即采集血样(T0),并于每次灌流治疗结束后采集血样(分别为T1、T2、T3)。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置管作为血管通路,体外肝素抗凝,根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调整肝素用量。HP组应用键帆血液灌流机JF-801单泵,键帆灌流器HA-330,流速为150~200ml/min,治疗时间为2.5h,首剂量0.8~1mg/kg,每30min追加一次肝素5~8mg,治疗结束前半小时停止应用肝素;HP+HD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机DBG-02透析模式,血液透析器nipro-150G,透析液流量为200ml/min,透析时间为4~6h,首剂量0.8~1mg/kg,每30min追加一次肝素5~8mg,治疗结束前半小时停止应用肝素。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的变化。   结果:   1.BUN、Cr、ALT的变化   HP组和HP+HD组治疗前BUN、Cr、ALT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P组治疗后BUN、Cr、ALT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HP+HD组治疗后,BUN、Cr、ALT较治疔前明显降低,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HP组治疗后与HP+HD组治疗后相比,BUN、Cr、ALT均明显下降(P<0.05)。   2.血中百草枯浓度的变化   HP组和HP+HD组治疗前血中百草枯T0浓度无明显差别(155.70±32.07pg/ml vs160.30±36.76 pg/ml,P>0.05)。HP+HD组血中百草枯T3浓度较HP组T3降低更为明显,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102.90±40.91pg/ml vs117.36±24.07pg/ml,P<0.05)。   HP组血中百草枯浓度T1较治疗前T0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135.70±33.07pg/ml vs155.70±32.07pg/ml,P>0.05)。T2较治疗前T0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123.24±37.31pg/ml vs155.70±32.07pg/ml,P<0.05)。T3较治疗前T0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117.36±24.07pg/ml vs155.70±32.07pg/ml,P<0.05)。T3与T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17.36±24.07pg/ml vs123.24±37.31pg/ml,P>0.05)。T2与T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23.24±37.31pg/ml vs135.70±33.07pg/ml,P>0.05)。   HP+HD组血中百草枯浓度T1较治疗前T0降低,有显著性差异(140.27±35.20pg/ml vs160.30±36.76pg/ml,P<0.05)。T2较治疗前T0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116.46±35.00pg/ml vs160.30±36.76pg/ml,P<0.01)。T3较治疗前T0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102.90±40.91pg/ml vs160.30±36.76pg/ml,P<0.01)。T3与T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02.90±40.91pg/ml vs116.46±35.00pg/ml,P>0.05)。T2与T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16.46±35.00pg/ml vs140.27±35.2pg/m10,P>0.05)。   结论:   1.与HP组比较,HP+HD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及肌酐的清除效果更明显,即在改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脏器功能方面优于HP组。   2.HP和HP+HD均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百草枯,且HP+HD的清除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与门静脉灌注指数(PPI)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病情程度评估及肝硬化功能储备预测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2例乙型肝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