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问题研究

来源 :沈阳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传统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严重,零污染的电动汽车逐步将取代传统汽车。电动汽车有能源利用率高,零尾气的优点,能够缓解能源与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最近几年,国家出台电动汽车相关政策,鼓励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大量电动汽车应用到各行各业。然而,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电网中进行充电,将对配电网运行产生危害;电动汽车与其它负荷相比,移动性和随机性较强,大量接入电网充电,将会带来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问题。电动汽车的蓄电池作为一种移动储能,通过合理的调度其充放电,参与到电网运行当中,可以有效缓解电动汽车充电带来的问题,甚至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如何调度电动车充放电具备研究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充电桩结构与工作原理,对电动汽车无序充电负荷建模,得到了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的等效负荷曲线。然后分析了电动汽车对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的影响和控制电动汽车如何接入电网有利于配电网的三相平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标准中电压不平衡度的几种算法,理论推导了不平衡电流与不平衡电压的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够满足配电网平衡的电动汽车充电模型,该模型以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度为控制目标。前推回代法应用在该策略外层经过计算来求解配电网电压,内层则经过计算电动汽车充电模型取得充电负荷时序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策略在电力系统侧有改善三相电压不平衡的效果。通过基于自动选相的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能够调整充电功率和时间,如果进行电动汽车放电,还能赚取一定利润,这样更多使用者将会积极参与到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中,从而使电力系统的峰谷差变小,大大改善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使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得到了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投入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设备故障频发,逐渐暴露出GIS在材料、设计、安装过程中的短板。GIS内隔离开关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隔离,防止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因此针对GIS内隔离开关进行故障检测方法研究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针对于GIS内隔离开关故障检测的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建立了隔离开关Solid
现代社会中大到各行各业小到每家每户都离不开电能,对于电能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电力用户对于电能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测距精度高而且适用于架空线-电缆混合型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技术来实现故障精确定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点:(1)介绍故障行波的产生机理并且分析故障行波的运动理论,研究高频的故障暂态电压行波以及高频的故障暂态电流行波在单一架空线路上的运动过程,
电网中使用继电保护装置实现保护与控制功能,与电网的其他设备对比而言,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很难得到反映,其性能的可靠性对电力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决定性影响。由此可见,监测与实时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显得非常重要。精准的获得继电保护装置实际运行情况,保证继电保护装置以更安全、可靠的方式运行,从根本上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是以科学化方式管理电力系统,取得理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渠道。本文对继电保护装置状态
配电网是直接服务用户的一种供电设施,其覆盖地域非常广泛,内有大量设备设施,所以雷击发生的几率较大。对比输电网,在防雷方面配电网有较大局限性。考虑到配电网的绝缘属性较差,直击雷、感应雷都有可能给配电网带来巨大伤害。现阶段有关于配电线路防雷的研究较为丰富,与之对应的避雷装置安装、强化线路绝缘等防雷措施也被接连提出。不过,受配电线路自身接线类型较多,沿线环境复杂性高的作用下,面向各类外部环境、杆塔结构和
煤炭行业是保障我国民生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能源后盾,煤机的驱动系统向着低速且大功率方向发展。针对传统的矿用异步电机与减速装置体积庞大会给运输、安装及维护带来巨大的挑战,且在低速运行时其效率及功率因数会大幅降低,故论文提出一种传动高效可靠、磁路简单、便于维修运输的矿用多单元分瓣式永磁同步电机(Mine Multi unit Split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于电厂的运行和管理。与此同时,它们也推动了电厂自动化技术和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室内人员定位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新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逐渐被各个行业重视和应用。但在电厂行业中室内定位技术还未得到充分应用。如果可以借鉴矿井、隧道、安保等行业中的室内人员定位技术,将其运用到电厂中,电厂的管理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安全性也会进一步完善。因此,室内人员
光伏、风机等新型能源不断的接入配电网中,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技术日益成熟,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也持续提高。然而问题随之而来,DG的多样性,用户需求的多元化都将加重配电网潮流分布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面对配电网线路损耗增大、支路电流过载、节点电压越限等问题,传统的调控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对配电网电压的精准控制,而各种柔性配电设备提供了
在发电设备及储能设备的用电行为彼此产生干扰和抵消的前提下,传统的侵入式监测因其在维护与安装时易给用户带来困扰且安装成本偏高,不利于电力系统长远发展。与之对比,非侵入式负载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的优势便显而易见,采集方式简便,仅需收集用电入口处的混合信号,负载识别依靠信号分析处理算法就可实现,在不影响用户生活,保护其隐私的前提下,也将成本降低。而
能源是保障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制约迫使世界各国加快了对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的研究。而综合能源系统由于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进入世界各国的视野。综合能源系统是指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能源的产生、输送、分配、转换、储存和消耗进行优化所形成的的能源系统。它不仅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消纳,而且可以
在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电网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的过程中,用户对电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负荷预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较高精度的电力负荷预测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如回归分析法等,其精度较低,预测的实时性也较差。本文以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为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内外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改进,结合已有的数据进行短期负荷预测的实验仿真,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