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对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深入探索,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正朝着多模式、高分辨率、高成像质量的方向发展。由于星载SAR天线的动中成像过程处于多个物理场共同作用的复杂环境之中,并同时受到多种扰动源的作用,使得星载SAR天线的指向精度及成像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改进星载SAR天线结构设计,降低指向精度误差及提高星载SAR天线的成像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大型星载SAR天线。本文首先研究了星载SAR天线的成像原理及场耦合参数,并对天线结构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研究。根据天线口径远场区电磁场的数学模型绘制了理想天线方向图,并将天线可能存在的结构误差引入理想天线方向图中,建立了机电两场耦合模型。其次,本文研究了星载SAR天线在轨运行期间温度场的变化。通过在天线结构上施加等效载荷的方式模拟温度场对天线结构的影响,并运用天线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了天线在温度场等效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同时将变形结果引入机电两场耦合模型,建立了机-电-热多场耦合模型。最后,通过研究星载SAR天线系统中主要的振源扰动及高稳定度指标分配的定义,结合星载天线的指标分配理论,提出了星载SAR天线指向精度的多因子量化模型。运用多因子量化模型,以具体的仿真算例,计算了天线在各项扰动源作用下的指向精度,并给出了指标分配的具体步骤及算例,进一步验证了多因子量化模型的有效性。由上述研究可得如下结论:星载SAR天线的动中成像过程受到机、电、热多个物理场的影响,且机电两场耦合模型是多场耦合模型建立的基础和分析的关键;零均值、单位方差输入下的扰动源对天线指向精度的影响与其所在卫星结构位置有关,距离星载天线结构越近的扰动源对指向精度的影响程度越大;指标分配的多因子量化模型能够有效计算各项扰动源对天线指向精度的影响程度。这将为星载SAR天线指向精度的误差量化及指向精度的优化控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卫星总体的技术人员提供一种星载SAR天线系统高稳定度指标分配的设计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及实际工程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