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居住区绿地植物种植密度调查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guider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杭州城市绿地的发展和建设,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景观在居住区绿地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从植物密度的角度来研究居住区绿地的植物景观,分析不同竣工年限的居住区绿地中植物的应用及种植密度情况,探讨居住区绿地植物的适宜密度范围,并尝试给出居住区绿地植物种植密度的设计、管理及调控的建议,为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将居住区划分为四种类型:竣工3年内、3-10年、10-20年及20年以上的居住区。每种类型选择3-4个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共计13个居住区。按照功能类型不同,将植物群落划分为宅旁绿地植物群落、组团绿地植物群落、中心组团绿地植物群落及路侧绿地植物群落。从水平密度、垂直密度、三维密度三个方面来衡量不同竣工年限各类型植物的种植密度。植物按照高度划分为A层(6m以上)、B层(3-6m)、C层(1-3m)、D层(1m以下),不同层级的植物分别计算水平密度。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调研13个居住区共记录园林植物178种,隶属74个科,130个属。竣工20年以上的居住区内,植物种类均在30种以下,而近20年内竣工的居住区,植物种类几乎都在50种以上,种类较多的可以达到100种以上。植物种类的应用水平较以往在不断提升。2)杭州居住区植物密度随着竣工年限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当植物生长达到一定年限时,若不加以人工干预,植物群落中会因个体竞争产生优胜劣汰,造成植物损耗,植物密度则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下降。植物密度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居住区建设初期植物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植物的生长、及其他自然与人文因素等。其中,植物自身的生长是影响植物密度变化最直接的因素。3)高质量的绿地环境和植物景观,存在适当的植物密度范围:当A层植物的平均水平密度在1.3-1.47之间,B层植物的平均水平密度在1.35-1.5之间,C层植物的平均水平密度范围在0.9-1.0之间,D层植物的平均水平密度范围在1.4-1.6之间,垂直密度范围在69%-72%之间,三维密度在55%-60%时,植物景观的密度感受不至于过密或过疏,此时的居住区内的植物景观效果相对较好。居住区植物的种植密度应当为植物的生长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使得居住区植物景观能够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4)居住区内植物景观的营造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乔木将在移植3年以后达到相对良好的生长状态,而灌木的恢复期较短。近20年来,杭州居住区绿地植物的种植密度逐渐变大,大树移植的频率也在逐步上升,笔者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主要有:(1)地产开发商对植物快速成景的迫切诉求;(2)园林设计者对植物材料的认知不足;(3)施工实施方对于经济利益的过度强调。最后,笔者对杭州居住区的植物密度调控提出相关建议:(1)前期植物种植设计遵循相关原则;(2)中期植物养护管理应当及时高效;(3)后期密度调控保障可持续景观。
其他文献
近年来,核不扩散机制饱受冲击,印巴核试验、朝核危机、伊核问题虽然是直接原因,美俄各自部署、存储大量核武器也难逃干系。2009年4月,美俄重启战略武器谈判,经过近一年的谈判
真实对称的矩阵的 Wielandt-Hoffman 定理被扩大到一个复数矩阵。根据它,关于为算术平均数,几何吝啬的不平等,持有者不平等和 Minkowski 不平等的一个矩阵的踪迹的一个类似的理
针对小孔径瓷套机械加工难度大的问题,介绍了一种特殊的工艺装备套筒.采用套筒定位和夹持瓷套,可实现在车床上对瓷套进行磨削.同时分析了套筒使用及瓷套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3)C 核磁共振波谱法可以直接测定分子中骨架碳原子的分布,并可藉助于炭谱和氢谱图中的脂肪区域直接算出Hs/Cs 值,故此它能提供更加精确的结构信息。但是~(13)C核灵敏度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借贷发展迅速,借贷纠纷大幅上升,夫妻间与第三人间的债务关系变得越发复杂,纠纷的事实确认问题也越发艰难,夫妻债务如何承担、出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