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现象学空间解析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ss22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概念及其理论影响着人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对物的制造及对物的体验。作为融合现象学和建筑理论而产生的建筑现象学,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而言,其旨趣都在于试图克服现代主义建筑的问题,超越现代主义建筑的困境。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建筑现象学的空间思想及其设计兼具了现象学理论、建筑实践的双重特性。本文基于把建筑理解为人工物,在人-建筑-自然三者交互共生关系中,以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空间理论为背景,从现象学的立场解析建筑现象学空间。全文分四个部分展开:首先,在界定空间及建筑空间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出建筑空间是包含了目的、手段、材料、形式四种要素内容的生存实践空间。按此逻辑,通过对传统东、西方空间演变及其思想的总结和梳理,揭示出传统空间及传统建筑空间、科学空间及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现象学空间及建筑现象学空间的思想含义。其次,承接前章科学空间及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思想结论,阐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性空间本质。通过剖析现代主义建筑非定居的功能目标、非体验的力学构造、非生存的几何形式,揭示出现代主义建筑背离生存的理性空间本质,并明确理性空间本质是其建筑异化的根本原因。同时,指出了后现代主义建筑诸思潮从形式层面解决现代主义建筑异化矛盾的无效性。再次,分析和梳理现象学对建筑现象学的思想启示,阐明建筑现象学是不同于现代主义理性空间的生存空间本质,通过剖析建筑现象学思想中定居之所的目标、自然元素的构成基础、生存感知的形式,揭示出建筑现象学生存空间的本质。同时,建构出以空间为核心的建筑现象学理论体系,指出突破现代主义建筑异化困境的解决之道,是自然、建筑、人三者交互共生的建筑现象学思想,是“诗意栖居”的实践空间理论。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筑现象学的实践案例,阐明其思想通过生活化、延续文脉、现象化、感知体验的方式在建筑实践中展开。最后,通过对建筑现象学空间的解析,总结和阐明出建筑现象学的基本思想特征,并提出吸纳和综合现代主义建筑先进思想建构出融合性的建筑现象学。最终指出融合性建筑现象学思想是适合我国地域特色、文化传统和生态发展规律的未来建筑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创办"巴学园"那样有特色的学校,与时俱进地解决儿童教育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自身充满激情,对教育有长远的立意;需要培养普通民众对教育专业性的尊重和敬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交流的逐步增多,我国的汉语文化已经对国际文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作为目前世界上的通用语言,英语也受到了我国的汉语的
选用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和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共4种新型及复配型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香蕉褐缘灰斑病、香蕉灰纹病和香蕉
<正>考古学作为一门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以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
<正>新电商时代,物流作为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关系着企业的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对于达到一定规模和量级的企业而言,仓储物流的运营能力和质量决定了一个电商企业能
以体裁分析理论为依据,从宏观结构、词汇、修辞和预设四个方面对瘦身塑形广告语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减肥瘦身广告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运用规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原子物理学家们发现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并首次实现可控裂变链式反应,把世界带进了原子能时代.半个世纪以来核电已达到全世界电力的16%.目前99%以上
在探讨20世纪之前人类的爱情悲剧:神话式的自然的爱情、宗教化的纯洁的爱情和大工业时代极端"理性"化的爱情悲剧之后,劳伦斯认识到传统的人类自以为美好的"爱情"文化,实际上
室内设计的发展要求我们去探索新的设计元素、新的设计手法去适应现代审美理念的新变化。点、线、面、体一直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视觉元素。设计中常用点、线、面作为平面构成
戏曲、小说改编是《水浒传》的一种特殊的接受方式,现代作家借助于对林冲形象的改编,是在"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着眼点各不相同。无论是在冷漠的现实中传达人性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