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神经节段“胰俞”和“肾俞”对T2DM大鼠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cboy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电针胰腺同神经节段俞穴“胰俞”和非胰腺同神经节段的对照穴“肾俞”对T2DM大鼠体重、血糖、血脂、胰岛素、糖尿病相关指数、胰岛细胞形态及胰岛β细胞中PXD-1、GLUT2、GCK和Insulin在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胰俞”对T2DM的治疗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并电针内脏同神经节段俞穴对内脏功能特意性影响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1)采用喂养高脂高糖饲料加STZ35mg/kg(浓度2%)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70只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和T2DM造模组(n=62)。空白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给予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STZ(35mg/kg),注射后72h尾静脉采血测FBG,1周后对72h FBG≥11.1mmol/L的大鼠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0GTT),2hPG≥11.1mmol/L,并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为成模阳性。(2)成模后随机分组,分别为模型组10只;模型+电针胰俞组11只;模型+电针肾俞组11只;模型+格列美脲灌胃组10只。空白组和模型组不进行干预,其他组施与电针或灌胃干预。(3)干预4周后,收集标本。取大鼠血清,以比色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清蛋白等生化指标,以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浓度,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HOMA胰岛素抵杭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取胰腺组织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PXD-1、GLUT2、GCK和Insulin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疗效性指标结果示:①FBG:末次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胰俞组FBG显著下降(P<0.01),肾俞组、格列美脲组也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GSP:模型组和三个干预组比较,GSP无显著差异(P>O.05)。③血脂:与模型组相比较,胰俞组的TC、LDL-C、TG水平较明显下降(P分别为P>0.05、P<0.05、P<0.01);肾俞组的TC、LDL-C、TG水平均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美脲组的TC、LDL-C、TG水平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HOMA-IR:与模型组比较,胰俞组HOMA-IR极显著降低(P<0.01),格列美脲组HOMA-IR显著降低(P<0.05)。⑤HOMA-β:与模型组比较,胰俞组HOMA-β极显著升高(P<0.01),肾俞组、格列美脲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⑥ISI:与模型组比较,胰俞组和格列美脲组的ISI指数明显升高(P分别为P<0.01,P<0.05)。⑦HE染色:空白对照组胰岛结构完整,较大,呈椭圆形或柱状形,胰岛内细胞核分布均匀,排列紧密,胞浆丰富。模型组胰岛形态不规则,体积变小,胰岛内细胞核排列稀疏,细胞明显减少,细胞肿胀、坏死,胞浆内有空泡变性。三个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体积增大,胰岛内细胞核数目增加,胞浆内有空泡变性减少。(2)机制性指标结果示:①PDX-1mRNA:与模型组比较,胰俞组、肾俞组、格列美脲组PDX-1mRNA的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三个干预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GLUT2mRNA:与模型组比较,三个干预组GLUT2mRNA的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胰俞组与其它两个干预组比较,其GLUT2表达明显升高(P<0.05)。③GCK mRNA:与模型组比较,三个干预组GCK mRNA的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三个干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Insulin mRNA:与模型组比较,三个不同干预组的Insulin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胰俞组和格列美脲组Insulin mRNA的表达极显著高于肾俞组(P<0.01),胰俞组与格列美脲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电针胰腺同神经节段的“胰俞”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其针刺效应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挥作用。电针非胰腺同神经节段的对照穴“肾俞”或口服格列美脲无明显的降血糖作用。(2)电针胰俞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电针肾俞或口服格列美脲无明显的降血脂作用。(3)电针胰俞对T2DM大鼠IR、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口服格列美脲对IR、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电针肾俞对IR、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作用。(4)在细胞形态学上,电针胰俞、电针肾俞、口服格列美脲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5)电针胰俞、电针肾俞、口服格列美脲均显著上调胰岛β细胞PDX-1、GLUT2、GCK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Insulin基因的表达,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多。其中电针胰腺同神经节段穴位“胰俞”对上调GLUT2mRNA的表达有明显特异性作用。
其他文献
基于已有的捐赠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学者提出了捐赠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机制。但是这些已有模型普遍缺乏对于捐赠行为中情绪所起作用的探讨。在捐赠行为中,捐赠者感知到关于捐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糖尿病病患数量将会达到3.66亿人次,而这其中有高达95%的比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Type2Diabetes Mellitus, T2DM)所占有。目前2型糖尿病的治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同神经节段“胰俞穴”等穴对T2DM大鼠体重、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甘油三脂、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
目的:本文通过对126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病者的年龄、患病原因、术前宫腔操作的次数、术前月经、粘连严重程度的分度及评分、粘连的范围、粘连分离次数、术后雌
自从1967年Hounsfield建立了第一台医学CT机以来,计算机断层扫描以其密度分辨率高,解剖关系清楚,病变显示良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医
研究背景:微小RNAs (miRNAs)是一类相对新的内源性非蛋白质编码小RNA分子,它们可以通过结合到mRNA的3’非编码区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s已被证实在新陈代谢、细胞发育、分化
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的。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发病率及患
在过去的20多年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群膳食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及体力活动的明显减少,肥胖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茶文化即关于制茶、饮茶之文化。在中国,柴米油盐酱醋茶被称之为“开门七件事”。中华茶文化既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在我国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今天,做好茶文化的对外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依靠科技创新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在于:科技创新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动力,是节约资源能源的有效方式;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手段;科技人才也是区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