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东南地区三维Q值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ialin5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波衰减性质是地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地震波传播的路径效应(地震波衰减),除了随距离存在几何衰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介质的非弹性衰减,用介质品质因子Q值来度量。Q值是地球介质的基本物理参数之一。通过研究地震波衰减的Q值,可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介质的特性、推断其热力学状态、解释地球内部结构组成及其变化,是地震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甘东南地区位于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块体东北缘,处在祁连山地震带和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复合部位。受印度板块北推碰撞欧亚大陆的主动力控制,以及受相对稳定的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一定程度的阻挡作用下,该区是构造活动与应力场变化的敏感部位。区内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多年来该区一直是地学家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研究使用的数据有效时段为2009年11月13日至2011年11月30日,研究区域(N32.2°-36.0°,E102.7°-107.1°)内共有176个地震台站(宽频带流动台站150个,固定台站26个)。通过震相分析和初始定位,共获得区域地震事件记录11051次。在此基础上,应用网格搜索地震定位方法对这些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获得了具有3个以上(含3个)台站记录的地震事件共8158个;之后对这些地震事件的波形记录进行波形截取,分别计算其各台站的不同震相的总Q值(从震源到台站路径上的),通过三维射线追踪计算走时T矩阵,以总Q值作为观测值,采用阻尼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反演计算,获得了体波不同频率的三维Q值结构。并应采用Nakamura方法,对大量记录波形进行计算,共获得了176个台站1-20Hz的场地响应谱。本论文获得的主要成果有:1、利用高密度流动台阵记录获得了研究区精度较高的P波和S波三维Q值结构。2、对三维Q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计算过程中消除了几何衰减系数、震源最大位移谱值0等参数对Q计算的影响,提高了Q值的计算精度。3、Q值分布结果表明,在大断裂、地质体边界的深、浅部存在明显的Q值差异。地震活动强的区域,其Q值差异越明显。4、流动台站的场地响应谱相对于固定台站的场地响应谱存在明显的放大效应,其响应谱波动也较大。固定台站一般位于基岩上,而流动台绝大多数位于土层上,这说明土层对地震波存在放大作用。
其他文献
流体识别是储层预测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发展,地震勘探重点由原来的构造油气藏向岩性油气藏、隐蔽油气藏转移,如何有效地利用地震信息识别流体已
地震是对人类造成破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而当前的地震预测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地震预测仍然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近些年,随着空间对地观
目前,随着AVO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叠前同步三参数(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反演技术的成熟,可以由三参数剖面通过岩石物理关系式直接获取其它的流体属性参数,然而
地震预警技术是目前世界公认的能够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地震预警技术在国际上得到迅速的发展,并有成功预警且收到减灾实效的先例。本文系统介绍了地震早期预警
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面波信号保证了射线路径在台站区域的均匀分布,是研究地下介质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面波频散曲线包含地下介质物理性质的信息,是进行横波速度结构反演的
哈拉哈塘地区具有形成特大型油气田的良好构造地质背景,但在二叠系钻遇了范围较大的巨厚火成岩,为展开二叠系火成岩岩性识别与精细速度建模,本文针对研究工区火成岩岩性复杂、识别困难及岩性突变带等的影响,综合利用测井、地震等资料,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技术、地震属性与地震相,针对研究工区火成岩及构造特点进行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波形指示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与三维可视化精细建模来展开二叠系火成岩岩性识别与精细速度建模
学位
地球介质Q值是地球内部物质成分、晶体结构和物态、温度、物质流动等重要信息的反映,是温度和相变所致晶体结构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Q值研究已经成为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