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北部区域土壤侵蚀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ya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坝上高原与华北北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潜在威胁着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由此,探究区域土壤侵蚀分布、演变、驱动力及其影响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对于区域土壤侵蚀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以往的研究,本文首先在空间上进行区划,并区分不同土壤侵蚀类型;依托土壤侵蚀模型(USLE,RWEQ)检测土壤侵蚀动态的空间异质性及其演变规律,观察不同区域各驱动因素的时空差异及变化特征;进而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土壤侵蚀动态变化与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土壤侵蚀在区域上的多种响应特征,这是控制、预测和预防水土流失的前提;其中,气候因子可作为综合因子表征各自然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状态来反映区域差异,与人类作用有所区别,是土壤侵蚀产生的主要驱动力;植被是综合自然、人类活动因素,在自然环境背景下、人类活动能力范围内可有的放矢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进而阐明植被生态修复工程对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区域差异研究区总体呈西北方区域地势高、干燥少雨、蒸发量大,东南方区域地势相对较低、温暖湿润、降雨相对充沛;由此将研究区分为坝上高原区(Ⅰ)、华北北部山地丘陵区(Ⅱ)、平原区(Ⅲ)。高原区分为高原丘陵区(IN1、IN2、IW3)、阴山区(IW4)、丘陵沟壑区(IW5)五个子区;华北北部山地丘陵区分为燕山区(IIE)、太行山区(IIS)2个子区。(2)土壤侵蚀研究区东南部以水力侵蚀为主,西北部以风力侵蚀为主,风力、水力侵蚀地区的过渡地带易产生风水复合侵蚀;根据研究区多年累积土壤侵蚀量,研究区水蚀、风蚀、风水复合侵蚀区域分别占到全区的11%、28%、5%以上,其中在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分别占比5.41%、4.05%、0.98%,主要位于太行山区南部、燕山区西北部、河北高原丘陵区。在1998-2018年期间研究区水力侵蚀显著下降(=-12.21 t/(km~2·a)),全区84.6%的区域呈下降趋势,研究区几乎未发生风力侵蚀的区域2018年(77.35%)比2000年增加近6倍。(3)自然因素1998—2018年多年平均干旱指数的空间格局异质性明显,高值区位于内蒙古南缘高原丘陵区。1998—2018年期间全区97.97%的区域呈下降趋势,相比较而言,研究区西南部干旱程度下降程度较明显,存在或增加了土壤水蚀风险的可能性。在1998—2018年期间研究区干旱指数与水力侵蚀模数的相关性在空间区域上差异明显,其中呈正相关的区域(14.20%)多分布在研究区东部,而西部的水土流失却随着干旱指数的降低而有所上升(19.04%)。对于风力侵蚀,其中呈正相关的区域(53.81%)多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的晋陕蒙丘陵沟壑区和太行山区、北部的高原丘陵区、南部的平原区。(4)人类活动2000—2018年期间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以耕、草地向城、林地的转换为主。土地利用类型未改变地区对土壤侵蚀整体呈下降趋势的相对贡献率最高的均为林地;京津风沙源工程项目的引进实施,提高了植被覆盖度,是土壤侵蚀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类型改变地区中转为草、林地的地区对土壤侵蚀变化的相对贡献较高;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相对应,林草地与农地的转换改善了地表覆被形式,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影响土地利用类型、程度,土壤侵蚀变化受其影响较显著。人类活动、自然因素在空间上对水力侵蚀呈下降变化的贡献率以人类活动因素为主,而风蚀减少由二者共同实现;对水力、风力侵蚀呈增加趋势的贡献率均以自然因素为主;从主要驱动力的空间分布来看,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大于气候因素。(5)植被因素研究区植被改善的区域占全区80%以上。植被变化与降水量在滞后期1个月时且在半湿润地区,特别是林地;与气温在滞后期为0个月时在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农田,均呈高度相关。在主要驱动因子的空间分布上,人类活动是控制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植被恢复项目的实施对植被覆盖时空格局有较大影响。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对林地水蚀的减少起主导作用,对未利用土地和植被稀疏地区风蚀的减少具有重要作用,而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可能是风水复合侵蚀区草地、林地土壤侵蚀加剧的一个促进因素。
其他文献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体育与竞技,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寻求传承已成为当今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热点与难点.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涵在其表征上与传统的知
目前司法解释将抢劫毒品行为认定为抢劫罪,不如刑法将其独立成罪;司法部门以当地毒品非法交易价格确定抢劫数额,不如根据毒品数量对应不同等级的法定刑;参照抢劫罪加重法定刑
简述了中温锌-钙系磷化工艺及特点,介绍配方组成及配制方法,详细分析影响磷化质量的工艺因素,列出磷化膜的检测结果.
14Cr14Co13Mo4钢是渗碳型高温马氏体不锈钢,是为提高航空发动机轴承性能和使用寿命而研制的新一代轴承钢。14Cr14Co13Mo4钢的设计目标是经过渗碳、淬火和回火,使渗碳层具有高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5-2018年共享住宿收入年均增速约为45.7%,是传统住宿业客房收入的12.7倍。但增速相对于2013年、2014年同比增长76%、137%的速度明显放缓,共享住宿的发展由原来的“高歌猛进”阶段进入当前关键的“调整阶段”。这就意味着随着我国共享住宿房源数量的不断增长,各房东之间的竞争程度与日俱增。房东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合理准
行业产业过剩是目前困扰我国传统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企业均希望顺势进行产业优化或转型。因此,近年来传统行业中的许多上市公司开始选择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来实现产业升级。与此同时,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审核监管政策也在不断优化调整,其所关注的要点和审核标准也随市场动态而变化,从而帮助拟并购重组上市公司更好地选择标的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够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