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的复制依赖其模板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但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均不能有效清除cccDNA,还易引起病毒的耐药性突变,使发展新的治疗药物十分具有意义。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是目前基因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它是一种由RNA指导Cas9蛋白对靶向基因进行修饰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构建方便、高效介导基因定点敲入和基因组点突变、以及更高的安全性等特点,为慢性乙型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人们可以针对病毒基因组的保守区域选择靶点设计导向 RNA,引导对病毒基因组特别是cccDNA的清除。 我们针对乙肝病毒的基因组设计了多条导向 RNA(guide RNA,gRNA),构建了 CRISPR/Cas9质粒,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上筛选并验证了它们抑制乙肝病毒和清除乙肝病毒cccDNA的效果。 在证明此系统的抗乙肝病毒效果后,我们针对DNA作为基因药物体内作用的瓶颈问题:缺乏高效、安全的体内输送系统,开展了进一步研究。我们尝试利用本实验室设计的两种具有不同电离态的阳离子脂质构建 CRISPR/Cas9质粒的输送载体,获得了粒径均一、并在血清条件下稳定的纳米载体粒子,并对其通过静脉注射转染肝细胞并抑制乙肝病毒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使用模拟乙肝病毒感染的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1.3倍乙肝病毒质粒)作为动物模型,考察脂质和CRISPR/Cas9质粒的复合物对小鼠体内乙肝病毒的清除效果。在给药后第三天、第五天和第七天对小鼠进行眼眶取血,并在第七天处死小鼠取出肝脏,测定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的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水平,显示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抗原水平具有下降的趋势,而且肝脏中的cccDNA水平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本课题研究为基于CRISPR/Cas9的乙肝治疗新药的研发提示了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