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柠檬酸结构的新型抗皱整理剂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由于具有柔软性、吸湿性、可再生性和透气性等特性而为消费者所喜爱。但是在实际的服用和水洗过程中棉织物容易出现折痕,这些折痕需要经过熨烫后才能够消除,因此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了解决棉织物的抗皱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多元羧酸类抗皱整理剂的抗皱效果以及整理后棉织物良好的耐洗涤特性,使其成为棉织物无甲醛抗皱整理最有前途的化合物之一。柠檬酸(CA)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多元羧酸类抗皱整理剂,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WRA),并且价格较1,2,3,4-丁烷四羧酸(BTCA)低很多。但是,CA在对棉织物抗皱整理过程中存在织物强力损伤以及泛黄现象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为了解决CA抗皱整理过程中对棉织物造成的酸性强力损伤,选用柠檬酸三甲酯作为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剂,利用酯交换反应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文中探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浓度、焙烘温度、柠檬酸三甲酯浓度等因素对棉织物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并得到最佳整理工艺条件。由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三甲酯最佳整理工艺为:焙烘温度140℃,柠檬酸三甲酯整理剂用量0.2 mol/L,醋酸锌0.1mol/L,焙烘时间3 min。在柠檬酸三甲酯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抗皱整理后,棉织物的WRA较原布提高了44°,说明柠檬酸三甲酯对棉织物具有一定的抗皱效果,并且在相同整理工艺条件下,柠檬酸三甲酯整理后棉织物的强力大大高于CA整理后棉织物的强力。在140℃焙烘温度下,柠檬酸三甲酯的抗皱效果比CA好。本文采用变温红外光谱,对柠檬酸三甲酯酯交换抗皱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由变温红外谱图分析得出柠檬酸三甲酯对棉纤维的抗皱整理属于固相酯交换反应,从变温红外光谱可见,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柠檬酸酯可以有效地和棉纤维上的羟基发生酯交换反应,而且反应温度的提高可以加快酯交换反应的速度。本文为了提高CA的抗皱效果并且解决棉织物泛黄问题,利用异氰酸酯与CA分子结构中的-OH进行反应合成柠檬酸二倍体(CACAHMDI、CACA-IPDI),探索了柠檬酸二倍体的合成条件,以及柠檬酸二倍体的热稳定性;然后,将柠檬酸二倍体应用到棉织物的抗皱整理中,并研究柠檬酸二倍体浓度、催化剂浓度、焙烘温度等对柠檬酸二倍体抗皱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CA-HMDI最佳合成条件:Bi催化剂浓度为0.004 mol/L,CA:HMDI摩尔比为2:1.4,反应温度为60℃。CACA-IPDI最佳合成条件:Bi催化剂浓度为0.003 mol/L,CA:IPDI摩尔比为2:1.8,反应温度为60℃。通过变温红外光谱图可以得出,在20℃~180℃范围内柠檬酸二倍体化学结构能够保持稳定,说明柠檬酸二倍体分子结构可以在棉织物的抗皱整理过程中保持结构的稳定,DSC谱图也进一步证明了CACA-HMDI、CACA-IPDI的热稳定性。将CACA-HMDI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0.3 mol/L CACA-HMDI,0.3 mol/L SHP,80℃预烘3 min,180℃焙烘3min。CACA-IPDI的最佳抗皱整理工艺条件为:0.3 mol/L CACA-IPDI,0.4 mol/L SHP,80℃预烘3 min,180℃焙烘3min。CACA-HMDI、CACA-IPDI与CA相比,不仅可以提高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同时也可以解决棉织物经柠檬酸抗皱整理后出现的泛黄的问题,说明柠檬酸二倍体在棉织物抗皱整理的应用中具有可见的防泛黄意义。本文通过Gaussian分子计算软件对柠檬酸二倍体的稳态分子结构进行计算分析;Gaussian分子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空间距离和含更多羧酸基团的CACA-HMDI分子比CA分子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棉织物的抗皱性能。
其他文献
步态识别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通常被认为是一项检索任务。然而,受限于现有雷达步态识别数据集的规模,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分类任务且局限于单一行走视角和相同穿着条件,这限制了基于雷达的步态识别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该文公开了一个多视角多穿着条件下的雷达步态识别数据集,该数据集使用毫米波雷达采集了121位受试者在多种穿着条件下沿不同视角行走的时频谱图数据,每位受试者共采集8个视角,每个视角采集1
近些年,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也在提升。与此同时,由于从业人员总体基数大,总体素质普遍偏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时常出现。因此,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文章通过对现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重点以及工作效率提升策略,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
<正>听神经瘤术后复发与肿瘤大小、切除方式以及手术进路等有关,本文就1例听神经瘤术后复发病例的诊治进行探讨。患者为女性,66岁,10年前出现反复头晕伴左耳听力下降,当地医院诊断为"左侧听神经瘤",先后做了两次γ刀治疗,瘤体未见明显缩小,3年前出现左侧面部疼痛,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考虑肿瘤
会议
本文介绍了全自动驾驶功能列车测试软件在系列化标准地铁中的应用。该软件结合系列化标准地铁列车控制及监视系统(TCMS)作为列车控制核心的特点以及由信号系统作为地面与车辆主要接口的特点,基于全自动驾驶列车运营场景,通过模拟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和信号系统指令与TCMS进行功能联测,来实现对列车的全自动功能的测试。该软件进行了配置化设计,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即可应用于不同的车辆产品项目,且该测试可免除地面信号设
城市公共停车场是静态交通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其布局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将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造成影响。基于人口热力数据对宿州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需求进行计算,与现状公共停车位数量相比对,从而获取停车需求缺口,并将其分配至由GIS空间分析功能与位置分配模型所筛选出的公共停车场,得出宿州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的规模分配与选址范围。通过现状验证分析,证明该法的可靠性,以期为研究区未来停车场规划提供参
针对目前城市停车场建设存在停车规划不合理,汽车数量增加、道路拥挤,土地资源缺乏优化利用,经济效益降低、投资环境受阻等问题,以山西综改区唐槐路城市智慧停车场工程为例,从项目整体布局、总图规划、建筑设计、交通流线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在研究总平面布置、单体建筑设计的基础之上,完善城市停车场配套建设项目,解决城市停车难、城市拥堵、停车管理等问题,改善停车和交通现状。
全自动运行系统代表着城市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趋势,针对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段和二期工程全自动运行建设需求,结合7号线现有技术和装备水平,通过探索既有信号系统关键设备升级改造和加装、信号车载设备与车辆接口等方案,设计了全自动运行系统整体技术方案。构建了最小化的全自动运行系统,为实现高级别的全自动运行功能,并验证了全自动运行系统各项关键技术能满足全自动运行要求。
氟代聚合物乳液能用于构建低表面能表面,赋予材料优良的拒水拒油、自清洁等特点。从环保角度考虑,发展以C6为主的短氟代链聚合物产品已成为相关领域的主要方向。然而短氟代链聚合物涂层存在氟代侧链有序性差、表面易重构等缺点,影响其应用性能。优化设计短链氟代单体结构、选择合适的共聚单体制备氟代聚合物,对提升短链氟化材料表面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了短氟代链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建立了共聚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