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与评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①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具有金融机构“航空母舰”特征的国有商业银行银行一直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发展与活力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伴随着自身改制的不断深入,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1995年国有银行由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度,到股份制银行和城市性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上市,再到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后开始推动的银行业对外开放,以及2005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和2007年批准第一批外资银行向中国居民提供人民币服务业务,所有一系列改革举措,对我国国有银行业的效率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改制、引资、上市等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2009年12月,根据各银行最新市值进行排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超越了汇丰控股、摩根大通,中国银行超越了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分别以2689.82亿美元、2014.55美元、1539.72亿美元列居全球第一、第二、和第五位,随着2010年农业银行成功上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面跻身全球前十大商业银行②。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迅速与国际一流商业银行拉近距离甚至赶超了国际一流商业银行。但这并不能说明它已经可以与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相抗衡,事实上,目前改革取得的只是初步性和阶段性的成效,真正反映核心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各项指标,我们仍然有较大差距。如何评价这些改革举措的效果、如何测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包括哪些以及如何在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多元化融入中国金融体系的环境下采取恰当的举措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与评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银行效率是一种综合性的绩效评价指标,既体现了各项财务报表上可以直接看到的经营绩效,也隐含着对财务报表进行深入洞察才能得到的经营结果。就效率的测度方法来看,有基于参数的分析与非参数的分析,也有基于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分析。上述方法都只是针对某一个类别,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现有文献大多只是针对其中一种方法展开分析,考察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某一方面,缺乏对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全面研究。对此,本文基于AHP和DEA模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效率的测度与评析,AHP模型属于参数分析法,在其中有定性的成分,也有定量的成分,所选取的指标较全面,但在权重的设置上有主观的倾向;DEA属于非参数分析法,大都属于定量分析,所选的指标相对较少,但在权重的设置上比较客观。基于上述,选择这两种方法有很好的互补性,能够比较全面的测度银行的效率。本文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对现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效的检验,另一方面是为未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寻找路径,为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提供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视角。总的来说,本文遵循了因果关系,即先分别用AHP和DEA方法测度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值,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具体来讲,本文先对国内外银行效率相关理论进行综述,探讨了银行效率的分类和测度方法,而后根据银行效率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主要的测度模型,接着选取决策单元和指标,并对其进行简单阐述,然后通过上述模型测度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值。以测度出的效率值作为因变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从中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因素,构建相应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政策建议。除导论之外,本文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首先,就国内外效率研究现状,从财务视角和技术视角分别进行文献综述,指出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本文的写作特色。接着构建银行效率测度的理论基础及模型,在构建过程中,先从一般的经济效率理论着手,引出银行的效率理论;然后介绍测度银行效率的模型,重点构建了两种典型的模型,即AHP模型DEA模型,从而为下文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本文选择了2000-2009年我国12家银行作为样本,而后基于前面将介绍的两种方法对其效率进行测度与评析。基于AHP模型测度时,选取了传统的四大指标,即盈利性指标、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具体来说,包括16个小指标;基于DEA模型测度时,从投入角度分两阶段选取投入和产出指标。通过测度排行,得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总体上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但近年来通过股改、上市等一系列措施,二者的差距相对缩小,个别的国有商业银行效率跃居12家银行之首。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于是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作出了分析: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测度出的总效率作为因变量,选取市场份额、产权结构、资产配置、公司治理、创新能力和资产质量作自变量,通过Eviews6.0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根据估计系数的大小得出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依次为:资产质量、公司治理、资源配置、创新能力、市场份额、产权结构等。顺着上述的思路,本文通过采用AHP和DEA方法对我国12家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2000-2009年间的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方法测度出的银行效率值排序进行了相关评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发现两种方法测度出的银行效率在数值上有显著差异,但在是效率排序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无论是AHP分析法还是DEA分析法,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均低于股份制银行的效率,但这种差距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逐渐趋小,尤其是2009年基于AHP测度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效率超越股份制银行,建设银行跃居第一位。通过面板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资产配置、产权结构和市场份额对商业银行效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治理、创新能力和资产质量对商业银行效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提升效率的途径是注重公司治理和产权结构改革,加速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处理好外延扩张和内涵增长的关系;加强风险管控,提高资产的质量;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本文是在前人类奠定的基础上完成,但在写作中,除了所阅读到的相关文献外,本文也具有如下的写作特色:第一,本文先用AHP和DAE两种方法测度出我国商业银行综合效率值,然后以这些效率的平均值作为因变量,对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第二,由于某些属性的单位数量级不同,基于AHP计算指标标准值时采用线性变换法,会造成决策数据的严重失真,据此,本文采用的是无纲量化的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段移动平均,参照国际公认的相关标准进行补充和修正,并运用标准评价函数进行量化。在对各个指标评价时,考虑到中性指标最优值难以确定,本文也将其视为效益指标,但在其与盈利性指标结合时将其视为成本指标,这样更符合现实,因为“三性”中安全性和流动性与盈利性存在反向关系。第三,本文在用DAE模型测度效率时,用的是两阶段的超DEA模型,把第一阶段的产出(存款和贷款)作为第二阶段的投入,这比较符合银行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的特性。但由于银行效率研究涉及的问题之复杂、领域之广泛,本文只是对部分问题在其部分领域进行探索研究,这样就会产生许多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第一,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的主要模型是AHP和DEA模型,AHP模型虽有判断矩阵赋予权重,但在重要性的判断上有一定的主观性;DEA模型虽然权重的赋予比较客观,但选择得投入、产出指标可变性较大且不考虑随机误差的影响,这样基于DEA模型测度出的效率值可能与实际值有偏差。第二,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众多,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本文在分析效率影响因素时主要考虑的是银行本身的因素(微观),这样就可能造成模型的解释力度不是十分理想。第三.本文运用DEA模型来测度银行效率时,主要是看技术效率,而没有考察成本效率和X-效率,这可能在效率的测度上不是十分完整。
其他文献
<正> 这是由闸北区小教第二学区的10所小学、500名教师,历时两年,通过对千余节研究课的探讨而共同完成的科研课题,其直接成果就是一套十册的《小学课堂教学微观技术丛书》。
研究背景:目前大学校园里存在的大学生兼职现象已司空见惯,这一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必然性。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致使近年来大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蓬勃发展,纸质货币将逐步被电子货币所替代,传统柜面交易将逐步被网上银行交易所替代。网上银行作为金融业一种全新的服务渠道和经营方式,带给了传统银行业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信用销售在企业产品销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加强了企业的销售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同时,信用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给企业
<正>2009年5月的一天,刚成立不久的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来了一位30岁的男子,一开口就怨气冲天:"我的孩子根本没什么毛病,要有毛病也是在学校出现的,干吗揪着我们家长不放,
<正>【主要贡献和实践】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沈百英是极具创新精神的探索者,在当时的教法创新、教材编写方面,作出了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确定了其在小学教育界的重要地位。沈
西宁文化随西宁历史发展经历了三次明显的演变过程:第一次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代表文化为彩陶文化;第二次为青铜时代,代表文化是以羌文化为主的融合文化;第三次为汉代以后,代表
[目的]:重点观察八把半锁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神经根型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对金融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证,他们的研究成果丰富了现有的风险控制理论,也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了方向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