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康建筑设计思想与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network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典型作品的分析,归纳总结齐康的建筑创作历程,并系统提炼其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教育思想。全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提出了整个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全面梳理了齐康建筑创作实践的历程和脉络。将齐康的建筑创作划分为成长积累的前期、崭露头角的早期、深入探索的中期和多元表现的盛期四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典型作品和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地域化创作、审美构图、形式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对其建筑创作的脉络进行动态研究。通过对创作实践的分析,总结出齐康“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基础,并详细论述“人”和“本”的内涵。第三章系统归纳齐康的人性化设计美学思想。齐康的美学思想强调时空中的情理交织,将历史的要素和地域的要素合并起来考虑,使建筑具有丰富的内涵,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即对建筑理性的追求和情感的表达。建筑理性的追求体现在形式的和谐、功能的合理、技术的适宜、环境的适应和辩证求实的建筑观五个方面。情感的表达体现在建筑潜在意义的表达、建筑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建筑审美的怡情悦性三个部分。第四章系统论述齐康的设计伦理思想即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责任伦理思想。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总结了齐康设计伦理思想的丰富内涵。微观上为建筑师个体与职业责任的实现;中观上指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具体指城市规划的公益与正义、建筑的人性化表达和建筑对观者的品德教育;宏观上指建筑师的未来责任,即注重环境的持续发展、城市形态的宜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五章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齐康的教育思想。文章首先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部分梳理了齐康教育实践活动轨迹,进而分析归纳出齐康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忠于教育的师德风范和终生学习的治学思想。最后提炼其教育思想的特点,并阐述了其教育思想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论文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齐康建筑设计思想的内涵,从建筑创作的政治化和文化民族主义两个方面对其设计思想进行反思,并探讨了其对设计师的职业素养、设计教育的教学体制、传统设计文化的继承、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齐康建筑创作实践进行历时性研究。在史料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将齐康的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概括各个阶段的动态发展脉络,剖析其建筑创作的连续性。第二,系统论述了齐康“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包括人性化的设计美学思想、对人民负责的责任伦理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提炼归纳了齐康美学、伦理、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第三,运用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齐康的设计思想进行反思,并结合当代设计现状分析了齐康设计思想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主要从合成方法、分子设计、改性研究3个方向对液晶聚合物进行阐述,综述了液晶聚合物在工程塑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液晶聚合物的发展方向。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内外研究尚属于探索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太成熟。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综述,以期为各地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综合
针对液压炉条机的液压往复运动的间歇性不利于煤气发生炉的制气 ,进行了技术分析、设计和改造 ,使其运转均衡性 (单位时间内炉条机运转时间比值 )从约 50 %提高至约 84%。
蔡连香教授是全国第二、第三届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蔡老师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治法治疗妇人癥瘕,在临床中取得很好的效
微胶囊化电子墨水具有双稳态、低功耗、宽视角、高对比度、反射型显示等优点,在电子纸和显示器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介绍微胶囊化电子墨水组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电泳粒
中国文化是学习中文的基础之一,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对汉语学习者将有很大的帮助。泰国汉语高考有关中国文化试题部分虽然不是学生们认为最难的部分,但是试题里面仍然出现
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本文研究家族企业CEO更换过程中的利他主义行为。基于CEO更换附近的大清洗行为,本文研究发现家族企业CEO更换过程中存在利他主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学习应运而生。立足于对外汉语移动学习领域,本文在移动学习理论、教学话题理论和语言学习需求分析理论的指导下
针对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M估计和Mean Shift聚类的目标检测新方法。首先,在考虑全局光照变化的情况下,构建鲁棒M估计器估计全局运动,以实现最小
为了容纳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民用建筑的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益复杂,建筑中消防安全设备的设置难度也在提高。如果在民用建筑中未能建设稳固、安全的消防通道,一旦发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