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耦合条件下PTFE基复合材料摩擦温度场的数值分析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自润滑材料,在减摩部件中获得广泛应用。由于在摩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摩擦热,而PTFE对摩擦热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因而其摩擦性能与温度有很强的关联性。研究PTFE基复合材料的摩擦温度场、及其与材料配方及热学特性的关系,对于提高PTFE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论文选择PTFE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其中铜填料的含量来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学特性,在热力耦合的条件下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摩擦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并利用热电偶、红外热像仪对摩擦过程中PTFE复合材料的温度变化进行了动态记录。在摩擦温度场数值分析时,考虑了摩擦过程中热力耦合因素,对PTFE基复合材料摩擦温度场进行系统分析。分别考虑了Cu粉含量、压力、转速三个因素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并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分析了其温度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u粉含量越多,PTFE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复合材料在摩擦过程中温度升高越快,复合材料试样上下表面的温度梯度越小。并且,随Cu粉含量的增加,PTFE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逐渐减小,材料的磨损量也呈减少的趋势。压力、转速越大,摩擦热由材料的表层向内层扩散速度越快,温度升高越快,复合材料试样上下表面的温度差也越小。此外,压力越大,其滑动摩擦系数越小;而转速越大,摩擦系数越大。同时,我们运用多功能环境可控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自制试验台架,完成了Cu粉填充的PTFE基复合材料摩擦温度的测试。本文以Cu粉填充的PTFE基复合材料为下试样,45#钢为上试样,在面接触条件下进行摩擦试验。同样考察了Cu粉含量、速度、压力三个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采用红外热像仪和热电偶同时对PTFE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摩擦温度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对比结果显示温度曲线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分析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的温度差值呈线性关系,可用回归公式进行定量表达。此外,模拟结果较热电偶测试结果高,而红外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比较接近,考虑到红外热像仪测试结果准确性较高,因而证明了模拟结果是合理准确的。
其他文献
间歇传动链作为实现间歇运动的部件,是模切机中最常用的执行机构。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模切机具有高速特性,作为其关键部分的间歇传动链的动态性能对整机工作性能和加工精度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消费能力逐年提高,汽车数量的大幅增加给整个交通系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其中,疲劳驾驶已成为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能在驾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擦伤或者被刮伤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去医院让医生进行专业的处理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只是轻微的擦伤或者刮伤,去医院又要排队挂号,又要缴纳
期刊
伴随者5G的到来,物联网的连接、语音、短视频、图像和多媒体等业务发展飞速.国家号召,推进通讯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为5G、物联网和工业4.0打好根基,为全面实现“中国制造20
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是处理非线性和非平稳信号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根据自身信号的特点,将信号分解成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之和,弥补了短时傅里叶、小波分解和Wigner-Ville分布的不足。目前,EMD广泛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生物医学信号分析和通讯信号分析等领域。本文对EMD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以算法本身固有的缺点为突破口,对EMD中的端点效
近年来,新型单兵装备与新型防弹头盔的应用减少了颅脑穿透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但是高速高能子弹、爆炸碎片冲击防弹头盔产生的后钝挫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并由此产生的颅脑损伤
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最大限度的推动了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整体发展进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应用到各行业和领域当中,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休闲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
抛物镜面碟式聚光器是碟式发电系统的太阳光能收集单元,其拼接精度决定聚光器的集热效率和焦斑处能流密度分布。目前,碟式聚光器镜面安装检测技术仍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研究碟式聚光器镜面安装检测方法及装置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设计一种适于38k W级聚光器镜面单元高效、精确安装检测装置为目标,研究了聚光器镜面单元位姿偏差对聚光性能的影响和镜面单元位姿安装调节方法,对碟式聚光器镜面单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