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作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引发颈、项、肩、背、上肢疼痛、麻木、眩晕、恶心、呕吐、心悸、视物模糊和下肢乏力等一系列症状,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颈型颈椎病(Neck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作为颈椎病发病的早期阶段,是颈椎病最为常见的类型,并且其发病率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以及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而日益上升,故而迫切需要一种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刺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其方便、安全,对疼痛类疾病有着独特的疗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不同配穴方法对颈型颈椎病疗效的差异,为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悬钟穴作为八会穴之髓会,功能补骨生髓,在古医籍中乃治疗项痹病的常用穴位,在现代临床中亦为治疗颈椎病的效穴。武汉市中医医院李建武主任在临床上常使用中渚穴治疗颈型颈椎病颈项疼痛,疗效颇为满意。故而本次研究通过对比悬钟、中渚两穴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优选配穴处方。方法在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疼痛科门诊招募90名颈型颈椎病患者,记录其一般情况,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基础组三组,三组皆取C3-7夹脊穴,而治疗组加用中渚穴,对照组加用悬钟穴;皆双侧取穴,隔日治疗一次,共治疗5次,并观测、分析其总体疗效、NPQ颈痛量表评分及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20.0进行处理,其中各组之间的数量、构成比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各组总体疗效对比采用秩和检验;各组治疗前后平均数对比时采用t检验,组间平均数对比时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平α=0.05。得出结果后再行分析。结果1.总体疗效:治疗组、对照组及基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3.33%及83.33%,不全部相同(P<0.05),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最高。2.疼痛疗效:三组NPQ疼痛评分及McGill疼痛问卷评分5次治疗完成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后组间两两对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二者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3.即时镇痛疗效:在第一次治疗完成后,治疗组及对照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基础组第一次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1.单纯颈夹脊局部取穴与颈夹脊配中渚穴或悬钟穴均能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然而远近配穴的治疗方式在总有效率以及改善患者颈项部疼痛症状方面优于单纯局部取穴;且远近配穴具有良好的即时镇痛效应,而单纯局部取穴则即时镇痛效应不明显。2.中渚穴及悬钟穴均能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及缓解其疼痛症状,二者疗效相当,但中渚穴即时镇痛效应更佳,取穴方便,临床应用中可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