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流失文物追索的诉讼方式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u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物象征着一国独特的文化软实力,蕴含着一个民族魂魄最深处的精神烙印。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文物对于我国的特殊意义更是无需赘言。然而,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国在东西方列强的狰狞铁蹄之下苟延残喘百余年,各路强盗蜂拥而至,将中华民族先人祖祖辈辈引以为傲的文化结晶掠夺殆尽。文物的严重外流,不仅是一种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对我国璀璨文明史的严重亵渎,故而,我国一直都积极致力于追索非法流失的文物。文物追索不仅是一种基于国家、民族情感的呼声,更是一个涉及到维护国家主权、尊严与利益的热点法律问题。由于文物返还涉及许多复杂的问题,各文物大国在追索流失文物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文物返还争议。妥善解决这些争议必须寻找更好的途径,而本文认为应尽可能地采用法律手段,特别是通过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是回索流失文物的最佳方式之一。论文分三部分对主题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对诉讼方式追索流失文物的优势及其国际法依据进行了论述,阐明了诉讼方式追索流失文物的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外交方式和市场回购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局限性的分析,指出通过诉讼方式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必要性。其次,探讨适宜通过诉讼方式追索流失文物的情形,以及与其他追索方式相比具有的独特优势。最后,论述诉讼方式追索文物的国际法依据。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诉讼方式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法律障碍。本文认为诉讼方式追索过程中经常遇到五大难题,即谁为适格的诉讼主体、谁享有诉讼管辖权、法律适用冲突如何解决、外国文物保护立法的域外效力以及证据的证明力,本文对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藉此可以更好地应对诉讼追索中遇到的法律障碍,妥善处理文物国际争议。第三部分主要论述诉讼方式下我国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对策。首先阐述我国当前文物非法流失的现状及追索经验。其次探讨了目前我国追索流失文物存在的问题,如缺乏国内法支持、对国际民事诉讼规则以及各国的实体法规范不熟悉等等。最后笔者提出了消除法律障碍和弥补我国不足之处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该论文的写作能为国家出台和完善相应的立法,为保护好我国珍贵文物免遭破坏或流失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其他文献
本文拟就用益物权作一般概述,借以阐明其概念、种类、特点及其重大意义,进而对我国用益物权状况描述,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用益物权制度的设想,以求对用益物权理论及立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石,是我们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国情依据.它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的精华,又弥补了某些不足
烟草内生菌广泛分布于烟草根、茎、叶及种子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发现感染内生菌的烟草往往具有生长迅速、抗病虫害能力强、亚硝胺类物质含量低等优势,总体上具有更
中国刑事诉讼效率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向全面,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发展过程.1996年刑诉法的修改使效率机制和观念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效率结构的失衡
原告资格的认定是在原告资格制度之上产生的一个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由谁认定,即认定主体问题,这一点基本不存在疑义;二是如何认定,即认定标准问题,指法院应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