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顺县古村落平面布局的传统智慧与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24494702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耕贯穿着中国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古村落形态是展现农耕文明史的智慧结晶。以一座座古村落为基本单元建立的社会格局是农耕文化最显著的外化形式。村落的发展是历史变迁的直接结果,遗留下的古村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某个区域性的传统智慧与文化、建筑艺术、民俗风情等,是宝贵的物质及文化遗产。古村落是卓越物质及文化遗产的代表形式,其对相关学者有着非比寻常的诱惑力。随着人们对它研究的逐步深入,它存在意义及价值正逐渐被更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可。白驹过隙,时代转移和社会格局的不断变化导致许多村落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经济要求,因此,古村落的发展面临种种困难与挑战。本论文研究对象是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地区历史遗留程度较高的古村落,通过实地考察、纸绘以及参考有关资料等方法,深刻剖析了古村落平面布局的中蕴含的传统智慧,详尽解释了古村落的选址、平面布局等营造智慧的具体表现,发现了古村落平面布局的规律。并且,以平顺县目前村落开发程度,剖析古村落中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可持续策论的制定,延袭古村落生命保护的长度。之后,将古村落平面布局的中蕴含的智慧与古村落的保护更新、建设结合起来,通过蟒岩村的更新规划设计实例,证明作者想法的可行性。最后,归纳并探索出与平顺县当地相适应、值得借鉴与参考的古村落更新规划方法与原则。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中集中囊括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简析了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等;第二章对古村落平面布局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对山西地区、平顺县地区的自然情况以及山西古村落与平顺县古村落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简要概述;第三章研究平顺县古村落平面布局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进行探讨并从中发现规律;第四章对平顺县古村落平面布局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进行了归纳与梳理。第五章将平顺县古村落平面布局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应用于蟒岩村更新规划的实践之中,以探索出与平顺县当地相适应、值得借鉴与参考的古村落更新规划方法与原则。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描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TI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治疗,疗程3周,观
以提高县调转发通道故障查找效率为目标,通过建立通道结构网络模型以及分析通道各环节关键设备,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确定不同的查找方法,形成标准化的县调通道故障快速处理流
目的研究清达颗粒(QDG)对脂多糖(LPS)诱导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抗氧化作用,并探讨其对p38MAPK/Nrf2/HO-1抗氧化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是否存在影响。方法1体外培育BV-2小胶质细胞,采用LPS(1μg/mL)诱导氧化应激模型,MTT法确定合适的QDG干预浓度范围,在此浓度范围内不对细胞造成毒性,以及二者联合使用时合适的干预浓度范围。之后将实验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LPS
The Dalian New-Tech Industrial Zone—one of the 27 national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ial zones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March 1991—consists of th
期刊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留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已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201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区域的事业单位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前,不管是经济效益的提升,还是社会效益的获取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客观角度进行探究分析,事业单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关注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观念也由过去只有生了病才去医院发展到没病也到医院对自己的身体主动检查,体检正
对38例糖尿病黎明现象,随机分为两组:即餐前普通胰岛素中加长效胰岛素;另一组晚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有显著治疗效果,而且两组比较
本研究以两个实验对前瞻记忆的情绪一致性进行研究。实验一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考察前瞻记忆进行时双任务(前瞻记忆任务与当前的回溯记忆任务)之间的情绪一致性效应。以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