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业经营监管和鼓励金融创新的金融政策推动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净值人群数量不断增加及多元化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商业银行面临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金融监管不断加强的巨大转型压力;法律法规规定信托机构不得在注册地以外设立分支机构导致其自身拓展市场能力不足,信托机构需要通过与商业银行开展深度合作来取长补短。为了更好的应对金融监管,同时使自身能够有效地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信托机构和商业银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展速度加快,规模不断壮大。但是在银信合作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信托机构和商业银行忽视风险而盲目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提高使得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暴露出了许多风险和问题。“银强信弱”导致合作通道化严重使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在发生违约风险时权责边界不明晰,信托业“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不利于投资者风险意识的提高,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不完善是银信合作深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以中信古冶信托产品为分析案例,首先对中信古冶信托产品违约事件的发生背景、发生过程和后续进展进行详细的剖析,然后着重分析了事件中暴露出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风险及引发风险的因素,最后针对目前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展现况和监管部门对银信合作的监管不足,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对中信古冶信托产品违约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最新进展进行了详尽的展示。第二章研究了事件中暴露出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主要风险,并对这些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别风险的来源,为后续的应对方案提供依据。第三章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监管机构、融资企业和投资者等五个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健康发展的启示与建议,以期能为我国银信合作这一模式下的理财产品带来更加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