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特别是在县一级基层社会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不少还对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对县级政府的公信力建设也形成巨大的压力。县级政府作为直接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解决问题的核心力量,每当有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必须采取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将群体性事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减到最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然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县级政府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几乎每个群体性事件的背后都能看到网络在其中起到的发酵和推动作用。尤其是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和科技化,成为人们相互沟通联系的主要手段,手机微信、微博、QQ等新的通讯程序的使用,使舆论传播范围圈子化、传播速度裂变化,难以有效掌控。而网络舆论的迷惑性强,似是而非,注重猎奇性,极易被群众所接受和传播,破坏性极强。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社会,县级政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正面引导难度越来越大,还不时显得力不从心。本文从县级政府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并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和探讨县级政府在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最后,针对存在问题,从提高县级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构建完善的信息沟通平台、采用有效的应对手段、建立完善的民意表达渠道、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采取多方位的后续治理策略等六个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