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散抛型低容重的能源形式,由于它存在能量密度低、容重小、储运不方便、资源分散等各种问题,从而严重限制了生物质能的大范围应用。生物质及其型煤的压缩成型技术是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提高生物质能源密度、解决储存运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生物质及其型煤的压缩成型技术是将生物质原料或者生物质与煤经干燥、粉碎到一定的粒径,在一定的压力、温度和水分含量的条件下,使物料(生物质原料或者生物质与煤)颗粒位置重新进行排列并且发生塑性与机械变形,变为密度、形状规则较大、热值较高、污染物排放量小的固体燃料的过程。利用该技术生产的固体成型燃料具有热值较高、能量密度大、运输仓储便利、燃烧过程氮氧化物排放量小等显著优势。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确定一种适合的压缩成型工况条件,在该工况条件下,生物质颗粒燃料或者生物质型煤的品质能够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为高品质固体燃料(生物质及其型煤)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关注固体燃料燃烧后污染物的排放过程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生物质型煤(牛粪型煤)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牛粪与煤混合压缩成型过程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LS-SVM),并通过结合遗传算法对所建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误差分析验证了此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模型的推广。基于所建模型和多目标优化理论,建立了优化目标函数,应用并列遗传算法进行了成型燃料污染物排放过程的优化,得出了Pareto最优解集。参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标准,进行了Pareto工程有效解子集的选取;由于选取的条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污染物排放过程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将得到Pareto解的适应度,再经过模糊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每个Pareto解的满意度,进一步得到了满意度较高的工程解。此外,对生物质及其型煤压缩成型优化方法进行了工程应用探讨,简述了目前采用的方法与手段以及目前生物质及其型煤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压缩成型方法进一步改进完善做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