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定的思维方式会产生相应的道德意识;而一种道德意识、道德规范的历代传承也必然会促成某种思维方式的沉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过程中,人们的实践方式、交往方式必然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也必然触动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传统理解和建设道德的思维方式。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研究道德建设的逻辑起点,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文化的特征为依据,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分析道德建设与思维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道德与道德思维方式。主要分析道德、道德思维方式概念,重点对道德思维方式的特性加以阐述;第二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揭示思维方式和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这是本篇论文的主体部分,也是结论部分,概括了五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前三种是认识道德的思维方式,即实践思维方式、类我思维方式、“真”“善”“美”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另外还简要地谈到两种操作领域的一般思维方式,即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和“源”与“流”的思维方式;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之结论。论文的目的是要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的思维方式,这在第三部分就完成了。但是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必然会随之而来产生相应的道德,而且最主要的就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原则——“集体主义”,所以本文提供了一些新解“集体主义”的依据,作为对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