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是水产品生产和出口大省,水产品出口贸易额一直位居全国前五。近年来,随着水产品出口贸易自由化浪潮不断推进,各国以保护本国环境和消费者健康为由,不断出台各种贸易壁垒措施,致使浙江省水产品出口受阻频频发生,直接影响浙江省水产品出口信誉和竞争力。从一系列出口受阻事件可以看出,水产品出口最大的障碍是产品渔药残留超标、检出致病微生物等质量安全问题.因此,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完善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已经成为保障水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浙江省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主要根源是源头管理存在较大的隐患,由于水产企业自检体系疏于实施,无法及时监控水产品质量,使水产品上市前未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导致水产品通关时遭遇受阻。因此从养殖源头质量安全管理抓起,督促企业建立完备的自检体系刻不容缓。
本文系统综述国内外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浙江省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制约因素,指出企业实施自检体系对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分析浙江省出口水产企业实施自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MARs模型,构建水产出口企业实施自检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基于浙江省宁波市、舟山市、台州市、温州市地区64个海水养殖出口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与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计量经济分析海水养殖出口企业实施自检行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客户满意度、增加利润、企业规模、质量体系认证、出口方式显著影响企业实施自检行为,出口市场的不确定及同行的竞争与实施自检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政府弓I导企业建立自检体系来提升浙江省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第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二、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加强贯标力度。第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第四、加强政府、企业、产业组织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