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南食盐行销引岸变动研究——以芦、鲁、淮、潞盐为中心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74751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中,河南盐业行销区域变动是学者关注较少、研究较为薄弱的一个领域。但河南作为食盐消费大省,河南盐业的相关问题对中国盐业发展史研究而言,这显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清代留下了丰富的与河南盐业相关的文献史料,包括专门的盐法志,如:《两淮盐法志》、《山东盐法志》、《河东盐法备览》、《长芦盐法志》中对河南行盐疆界的记载及民国时期周庆云编纂的《盐法通志》。此外还有《皇朝经世文编》、《皇朝经世文编续编》等关于盐业的专门篇幅,以及官员奏疏和地方志。  为能全面、系统展示清代河南盐业行销引岸变动概况,本文在参阅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一方面,就其场产、运销、邻盐、私盐等方面的内容,作专门的介绍和研究;另一方面,对涉及引岸变动的影响因素:盐法改革、战争、政策环境等,也会做出相应的探析。在此基础上,对前人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偏颇或不准确的观点,如清代河南芦淮引岸变动时间和区域、芦盐重心转移后私盐侵灌等问题进行考证。  本文共分四章下面对本论文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突破与创新之处,作一概述。  第一章为芦、鲁、淮、潞盐生产研究。首先介绍各盐基本的盐场构成和制盐技术,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制盐技术渐渐成熟,盐产增加。此外,指出芦盐重心转移、黄河改道毁永阜场、淮北盐法改革、潞盐改课归丁等对日后四盐行销河南引岸变动的影响。  第二章在介绍专商引岸制度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清代芦、鲁、淮、潞盐在河南境内具体的行销区域。并通过文献考察,指出清代河南食盐行销引岸变动的具体州县。纠正了《清代私盐问题研究》中关于陈州、舞阳由淮盐改食芦盐的时间,并指出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06年),河南泌阳、桐柏二县由潞盐改食淮盐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第三章在了解邻盐、私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芦、潞、淮、鲁盐在相邻区域互为邻私的盐销状况,并介绍芦、潞、淮、鲁盐行销河南的转运。配合图表从空间上认知芦、潞、淮、鲁盐在河南行销、引岸变动及邻私侵越。  第四章着重介绍政策环境对清代河南引岸变动的研究。同时指出战争、人口、民众利益及自然条件变化会导致政策制定,进而影响食盐行销、引岸变动。  综上所述,本文对清代河南食盐行销引岸的专题研究,弥补学者在盐业研究领域的不足。但本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遗憾,对有些问题的探讨还需深入。笔者将不断求索,深入钻研,使相关研究逐步完善。
其他文献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昂扬激荡的大变革时代,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一时期最激烈动荡的变革莫过于思想文化方面。“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
楚汉战争时期,人才发生频繁流动。社会各阶层人员纷纷参与到楚汉战争进程中,成为楚汉战争时期的人才。楚汉战争时期的人才流动是多样化的,并且具有延续性。战争结束之后,在楚汉战
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加入欧盟,欧盟迎来了第28个成员国,在时间上是这个一体化组织的第七次扩大。而就在此前,欧委会还在担心克罗地亚是否能够顺利入盟,原因是作为成员国的斯
文章对大吉林河水库进行溃决分析,根据溃决型式,采用一维、二维耦合的方法构建模型进行洪水影响分析,并模拟出溃坝流量过程和洪水向外的扩散演进过程,为大吉林河水库大坝安全
1958年发生的“大跃进”运动不仅仅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建设造成了严重后果,而且对文化、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1958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就发生了文化革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