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动经济发展是我国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能。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如何应对急剧变化的新形势,加快贫困县的经济发展,无疑是贫困地区县级政府乃至上级领导不得不沉思、抉择的现实问题。如何使贫困县摆脱困境?县级政府在其中应当发挥何种作用?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探究县域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内在规律,找到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而贫困地区县级政府行为的严重缺位和越位,不能不说是影响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也使得贫困地区县级政府作用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为此,必须对贫困地区县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进行重新的界定,并进行相应的转变和实现,以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县级政府作用的有效性,加快贫困县的经济发展。本文联系了当前的国情、区情,针对贫困县的情况,对县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作了系统分析,在阐述了贫困地区和县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贫困地区县级政府实现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作了比较深入的阐述。首先,以新宁县为个案研究,从新宁县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由若干阶段组成的动态演变过程以及施政理念、财政支出两个维度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本身进行考察,重点关注新宁县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不断演变的历程,希望能够从中找出新宁县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及其内在动因。其次,通过上面的个案研究,指出了贫困地区县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成因。进而,通过对发达国家县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的比较研究,从而获得了我国贫困地区县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的启示,并对我国贫困地区县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进行了合理定位。最后,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从加快“市县分治、省县直辖”改革;要重视政府转变经济职能的过渡;提高政府效能,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培育市场和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六个层面上提出了贫困地区县级政府实现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