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慢波结构中超辐射机理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6432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超辐射机理的亚纳秒毫米波微波器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波器件,其辐射功率与参与束波互作用的电子束密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通过理论研究,能较深刻的解释其发生的条件和物理意义并对实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周期慢波结构中亚纳秒电子束与波相互作用及演化过程,理论及数值模拟两方面对超辐射机理做了初步研究。 首先简述了高功率微波器件的发展历程和切伦柯夫超辐射机理,比较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 本论文采用自洽非线性理论,理论分析了相对论返波振荡器中注波互作用及亚纳秒电子束与波在微波器件中随时间的演变过程。推导出产生超辐射机理的基本条件,并得到了微波辐射功率的解析表达式。 采用PIC方法,通过数值模拟优化设计了超辐射状态下的8毫米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分析了引导磁场、二极管电压、电子束流、电子束半径、周期慢波结构等对器件的辐射功率及辐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这些参数均有其取值范围(超出这一范围,器件即不能稳定运行)以及最佳值(对应最大辐射效率)。经优化设计,本文给出了一个相对论亚纳秒毫米波返波振荡器的物理模型,在引导磁场为1.8T、二极管电压为250kV、阻抗为150Ω的情况下得到了超辐射状态下输出微波峰值功率为100MW、中心频率为38GHz、模式为TM01模的微波辐射。
其他文献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集成电路技术正迅速地向着更高集成度、超小型化、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在VLSI设计流程中,物理设计是既关键又复杂的一步,而布局又是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攀枝花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
<正>智慧生活的个体代价在日常生活的发展中,人类越来越依赖工具。由广义工具支持的智慧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历史潮流。在依赖工具的发展中,人类越来越多地把规律性事件交给机
<正>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已有研究认为,miRNA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到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等过程
数字电路测试是集成电路设计与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字电路测试的研究工作对于保证集成电路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传统的基于电压测试的测试方法已
根据“九.五”预研项目“探测器激光防护技术”的要求,与课题组其他同学合作研制成一种新结构的Mercury Cadminum Telluride(MCT)探测器,并设计制作了光吸收系数控制电路,组成了一
现阶段,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使机动车成为很多人出行工具的首选,而这也就使机动车的数量得到快速的增长。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使机动车尾气排
本课题组对单元镧钼阴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取代传统Th-W阴极,并制作了发射稳定的工作电压4.5V的碳化镧钼阴极6T51管。为了拓宽系列稀土钼阴极的应用,本论文尝试研究一种新
<正>未来移动出行,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这也促使汽车制造商重新思考设计和制造汽车的方式。普立万创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打造产品差异化,以
本论文基于渡越时间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的渡越管振荡器结构模型,并对基于这种新结构模型的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 首先,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采用时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