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在南海均与中国有领土纠纷,但2010以来在域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尤其是中国持续崛起和美国重返亚太,南海问题逐渐升温成为世界热点问题,待到2016年阿基诺三世下台,南海局势才又逐渐进入平缓期。这期间,菲律宾、马来西亚与越南在南海动作频繁,三国南海政策存在相同之处:提升军力、借力东盟等,但政策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有明显差异:菲律宾最为高调、冒险和激进,国际仲裁案沸沸扬扬;马来西亚则相对低调、温和务实,重视东盟的作用,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中国的警惕;越南强硬而克制,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但始终将与中国的矛盾与冲突维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本文尝试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在2010-2016年间的南海政策如此不同?本文引入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从国家特性、国内政治与领导人特征三个层次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历史是国家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同中美两国交往历史的差异勾画了双边关系,奠定了南海政策的基础;其次,国内各方势力为自身利益进行博弈,领导人为维护本人及代表的群体的利益,需要面对来自军方、利益集团、在野党、党内其他派系等各方的压力,做出抉择。最后,领导人的性格与成长经历等塑造了其政治观念,对外交政策的偏向。南海依然时有纠纷并可能长期维持现状,在增强研究相关国家的基础之上,中国可向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提供地区公共安全产品,继续利用一带一路带动周边国家发展从而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重视国际法并培养相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