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历史已跨入21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顾客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要求产品和服务具有更好的质量、更大的柔性、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保持竞争能力,必须不断地缩短产品开发研制时间、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交货期。然而,要达到这些目标,仅仅依靠某个企业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协同的方式,把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在协同个体绩效的基础上使系统整体绩效达到最优。供应链协同的概念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为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个趋势也动摇了传统的针对个别企业进行绩效评价的思想和方法,对供应链协同的整体绩效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已显得日益重要。 基于国内外对供应链协同及其绩效评价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对企业供应链运作实践的调研,研究了供应链协同绩效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首先,本文综述了供应链绩效评价及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然后结合企业实际运作情况,界定了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的内涵,遵循目的性、现实性、系统性、经济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和通用性与发展性原则,以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为框架,建立了供应链协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供应链协同的特点,绝大部分采用了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标,并且对每一个评价指标给出了量化的方法和公式。为了便于企业在实践中应用,本文给出了有效的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且进行了仿真应用。最后针对绩效评价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选择合作伙伴、建立供应链协议、建立健康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持续的团队学习以及建立资本层面的结合等措施来提高信任度,进而提高供应链协同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