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创业板市场,并于2009年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板以来,创业板已经从第一批挂牌的28家企业发展到了2015年的49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经超过50000亿。可以说,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创业板目前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筹资的一个重要渠道。但目前创业板市场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诸多不完善因素,是会计信息造假的重灾区。对于成熟的资本市场而言,我国A股市场估值普遍偏高,而创业板市场又具有A股中最高的估值。截止2015年末,其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了109倍。联系IPO发行时的超募现象,创业板企业的资金理应相当充足,对于创新项目的发展较为有利。但实际上创业板市场却出现了不少炒作概念、跟风投资等等非效率投资的状况。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研究了创业板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并引入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因素做进一步的考察。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创业板企业,其高管通常身兼数职,如团队创始人、企业管理者以及核心资源掌控者等。那么,高管个人特征无疑将成为创业板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在对于创业板企业的研究中,本文放松了“理性人”的假定。 本文选取创业板2010-2014年的公司为样本,通过理论及实证方法,研究了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效率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创业板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能够明显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状况;(2)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存在将抑制会计信息质量对于非效率投资的改善作用;(3)在进一步区分CEO是否具有海外经历时,可以发现具有海外经历的CEO具有更加激进的投资态度,更明显的削弱了高质量会计信息对于投资过度的改善作用。 本文的贡献在于,首先,结合当前我国新兴转轨时期,提倡创新创业的经济背景,选择创业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企业治理结构等特点选择相应控制变量,对创业板目前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次,引入了当前较少在创业板中提起的过度自信因素。更进一步的,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CEO是否具有海外经历作为管理层过度自信差异性的分组标准,目前该分类标准在创业板中应用较少。最后针对本文研究结论,从改进信息披露以及管理层的选任和后续监督两个角度,对改善创业板企业的投资效率提出了相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