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民政府抗战期间的对外经济举措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juren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经济的维持和发展是将战争进行下去的基础。从抗战初期,中国经济就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迅速恢复战时经济,将受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重新组织起来,形成战争保障力量,是抗战期间中国所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而战时的对外经济更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要使抗日战争长期延续下去,国民政府针对战争的对外经济举措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抗战期间的经济需要为主线,分析了国民政府战时经济举措的诱因,以此强调其必要性,然后对战时国民政府采取的对外经济举措重点考察其政策、措施及行为,最后对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的对外经济举措作出评价。为了支付日益增加的战争开支,广辟财源,增加收入。国民政府开始对对外贸易实行管制,颁布管制政策,以稳定战时经济;举借外债,并制定一系列措施,以应对军费开支;积极争取华侨经济援助,以缓解战时经济及军费困难。战时贸易管制是战时贸易由国民政府统一管理,说明战时贸易已经纳入了战争的轨道,体现了为战争服务的宗旨;战时的举借外债体现了当时对外交往中极力争取到的独立和平等的原则;积极争取华侨经济援助不仅增强了抗战的实力,而且也维护了华侨的利益,鼓舞了华侨抗日的热情,最大限度的支持了抗战。国民政府抗战期间的对外经济举措对抗战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促进了抗战的胜利,坚持了其独立和平等的原则。同时国民政府抗战期间的对外经济举措也存在着弊端,因为在对外贸易上,物贱伤农,遏制了对外贸易产品生产,机构的腐败使管理混乱造成对外交往中的弊端丛生,外汇统制使腐败官员利用制定国家政策的机会篡取暴利,影响战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严重依赖举债抗战,造成国内经济不振,财力困乏;由于在物资分配上存在严重不平等,消弱了整体抗战的力量;达官贵人腐败滋生,政府官员侵吞外援,中饱私囊;另外在使用华援上也同样有这样那样的弊端。这些对抗战力量无疑是一种减弱。这些事实都说明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的对外经济举措是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它对抗战的效用是无可置疑的;同时,消极作用也是都能看见的,它是国民政府在战后迅速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最早的来华美国女传教士是19世纪初跟随丈夫来华传教的传教士妻子。到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大批基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其中规模最大的要数美国传教团体,而美国女传教
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可为生物技术产业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级工科人才,近年来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长。实施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高校培养优秀的生物工程专业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商办铁路的高潮。在深重的民族危机背景下,商办铁路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各商办铁路公司成立后出现了诸多问题,最终商办铁路
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钢框架双钢板组合剪力墙试件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改变结构中内填混凝土板厚度、钢板厚度、混凝土强度及剪跨比等参数来分析结构的骨架曲线、滞回曲线和
作为初中时期的一门核心学科,数学影响着学生的学业综合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对数学素养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移动学习是一种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内容,对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具有带动作用。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是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世界上第一个
上海商检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设置的官方商检机构,它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商检事业的开端,在中国商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商品检验学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需进一步加强,教师要在实践中反思诗歌教学的实践,回归诗歌体裁的本质特征,点燃学生心中的诗歌情愫,使之领悟诗歌意蕴。 With the deep
在全球化时代,培养领导干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为基本的是要形成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态度,关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宗教信仰和行为规范等的文化差异,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