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通过新型的协同发展思想,重新挖掘并重塑了区域之间的联系。使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之间形成了长链合作与深度交流的关系。新疆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民族聚居区,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资源应当作为新疆重要的战略储备被特殊对待。因此,从普遍概念上来讲新疆民族职教不仅肩负着为本地培养合适的产业人才,助力新疆区域大发展的任务。而且,还肩负着民族技艺的传承与现代科学的融合,实现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的责任。西亚阿拉伯地区,作为“一带一路”中方重要的战略市场,是中国贸易发展的对口区域,双方合作潜力巨大。“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申了这一战略构想,并为新世纪更加广阔的合作创造了无限可能。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讲,今后新疆都势必以将重视海外发展、搭建好沟通桥梁作为发展重心。本文以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为职业人才培养的指导,借鉴戴尔公司70-20-10人才培养理念做出的合理变形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探索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新疆民族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方面的问题,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探讨“一带一路”战略与职业教育的联系,并主要通过数据介绍新疆民族职教目前的状况。第二,着重介绍“一带一路”战略对新疆民族职教特色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和创造的机遇。第三,研究新疆民族职业教育在实现特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面临国际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第四,考虑到新疆民族发展特色产业的可能,联合西亚地区为“一带一路”新疆民族职教发展提供对外人才培养的导向,并对其自身问题和寻求未来国际化提出对策。本文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为新疆民族职教特色发展提出的要求和创造的机遇,即要求民族职教配合战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改善民族地区职教条件,立足民族特色专业、加深产学深度融合、加强对外交流、改变公众认知观念等要求。并创造了如,制造业产业互助需求、沿线互补经济为特色职业培训提供向导、为“非遗”传播奠定基础、学生外向就业提供了多样选择、吸引西亚留学生关注、中国与西亚贸易前景广阔、西亚劳动力需求为中方输送人才创造机遇等相关机遇。第二,对目前新疆民族职教特色化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以下总结:即少数民族不善于利用民族资源、职业教育与市场脱节、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比较优势”丧失、职业教育定位偏差,培养过程趋同、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不适应、民族师资水平较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由此从少数民族职教出现的市场脱节、比较优势丧失、特色定位偏差、缺乏辅助教学参与机会不多、“特色外语”培养不足、国际通用合作不强、质量监管不达标等几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提出如何提升民族职教特色化和结合西亚合作走国际化的对策,即需要重新整合民族的职业教育资源,突出特色优势、构建传统文化实训课堂,发掘从业人才、引导职业学生本地就业与劳务输出双重选择、提升企业责任,升级校企合作、深化汉语教学,发展“同源”外语培训、推广三阶渗透模式、打通中高职衔接,发挥“双岗位”流动、建立交流机制、实践订单培养、利用宗教纽带巩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