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慢性皮炎是指具有表皮中度或显著增厚伴真皮上部炎症浸润之病理特征的一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慢性湿疹和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顽固性瘙痒、皮肤浸润肥厚或苔藓样变等表现的典型慢性皮炎。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是其主要治疗药物。慢性皮炎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易出现快速减敏和治疗抵抗等现象。然而,这些现象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是由糖皮质激素受体(GR)来介导的。GR和核因子-κB (NF-κB)是免疫及炎症反应中两个重要的调节因素,但它们却起着完全相反的调节作用。NF-κB可介导多种与免疫和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和介质的活化过程,而GR则可抑制NF-κB活化基因的表达。此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也是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通过激活它们的细胞内信号通路,积极参与皮肤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迄今为止,慢性湿疹和慢性单纯性苔藓等慢性皮炎中GR、NF-κB、TNF-α和IL-1β的表达特点及其与外用糖皮质激素快速减敏和治疗抵抗的可能关系仍不明确。目的探讨慢性皮炎中GRα、NF-κB、TNF-α和IL-1β的表达情况,以加深对慢性皮炎皮损局部病理生理学特性的理解,并期望为提高激素治疗慢性皮炎的疗效获取有益的线索。方法应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慢性皮炎(慢性湿疹和慢性单纯性苔藓)与正常对照皮肤中GRα、NF-κB、TNF-α和IL-1β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技术检测慢性皮炎与正常对照皮肤中GRα的mRNA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GRα在慢性皮炎组与正常对照皮肤组中阳性表达的分布情况一致,GRα的阳性着色可见于表皮、汗腺及汗管、真皮成纤维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微血管周围的一些单一核细胞。然而,与正常对照皮肤相比,GRα在慢性皮炎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上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弱。RT-PCR也显示,与正常对照皮肤相比,慢性皮炎中GRα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免疫组化染色还显示,慢性皮炎组与正常对照皮肤组的角质形成细胞内NF-κB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差异。角质形成细胞胞质中NF-κB的阳性着色在慢性皮炎组与正常对照皮肤组中均存在,但NF-κB在角质形成细胞胞核中的阳性着色仅见于慢性皮炎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