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空遥感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y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有价值属性的资源。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试图挖掘土地资源的最大经济潜能,这样的主观能动性,响应在土地利用现状的动态演变上。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促使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相互转化。土地利用数据对于国民经济建设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技术略显落后。融合“智能终端+低空遥感”技术的创新性探索,推动了土地调查从传统测绘法向信息智能化的革命性转变。本文基于新时期国土资源调查的需要,构建了低空遥感和移动智能终端调查系统,其中低空遥感获取的正射影像代替了传统的调查纸质底图,同时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了疑问图斑实地在线举证的便捷性。这种融合了低空遥感和移动智能终端的调查系统,将会很大程度推动国土数字化的新进程。在延安市安塞区实地进行了新系统工程验证。安塞区具有地貌复杂多样、土地利用类型多、斑块零散的特点,传统的调绘法将捉襟见肘。本文研究新系统可行性的过程中,以安塞区近郊东营行政村为试点,用无人机低空航飞该区域,获得了原始的影像数据,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最终形成了0.2m高分辨率的正射影像;系统智能化对正射影像进行信息提取和属性标注,并根据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法对其精度进行验证,实验表明:低空遥感-智能移动终端调查系统解译土地现状数据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移动智能终端负载正射影像,嵌入精确的位置信息,可精准定位至调查区域。新系统协调了调绘内-外业,提高了调查效率。另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另一项应用在于服务土地利用结构分析。Gibbbs-mirtin指数模型衡量土地利用的多样性。使用新系统完成了2016年度安塞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检测更新,分析可知:安塞区土地资源总量时间范畴变化小,但是各种土地类型间相互转化,趋于动态平衡。实验表明:该土地调查系统具有高效率、高质量、高精度的优势。
其他文献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体系,应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现代中职教育思想,体现"工学结合"的内涵。
林业是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主体,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实现了生态林业建设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对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建立健全林业
固定参数近似算法采用参数计算方法寻求问题的近似解,是实际中处理难解问题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根据难解问题的参数计算复杂性类别,综述了固定参数可解问题、参数计算复杂性
目前,我国和亚欧各个国家的贸易往来日渐增多,合作日益密切,“一带一路”的提出为我国与各国的互通互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10月国家启动了“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高速列车”重点研发计划,这将会给我国国际联运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在国际联运中,不同国家之间轨距的不同是导致联运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因此,变轨距列车的研发尤其重要。在变轨距列车的转向架会添加锁紧机构,轮轴之间的间隙接触面在车辆服役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