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混播对牧草和土壤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最佳混播比例,为白羊草和胡枝子栽培草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于2015~2016年在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实验站试验田进行,以白羊草[Bothrichloa ischaemum(L.)Keng]和“晋农 1 号”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Laxm.)Schind1 cv.JinnongNo.1]为试验材料,按照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行比设置了 9种组合比例,即白羊草:胡枝子=0:5(B0:L5)、白羊草:胡枝子=1:1(B1:L1)、白羊草:胡枝子=1:2(B1:L2)、白羊草:胡枝子=1:3(B1:L3)、白羊草:胡枝子=1:4(B1:L4)、白羊草:胡枝子=2:1(B2:L1)、白羊草:胡枝子=3:1(B3:L1)、白羊草:胡枝子=4:1(B4:L1)、白羊草:胡枝子=5:0(B5:L0),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其生产性能、营养价值、土壤养分分别进行了比较,并对其草地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如下:1、白羊草和胡枝子在生长初期均缓慢,中期生长速度显著加快;白羊草株高最高的是B1:L4(81.77 cm),胡枝子株高最高的是B0:L5(101.45 cm)。B4:L1的茎叶比表现最好。干草总产量最高的是B1:L3(15.77 t·hm-2),其次是B1:L4(15.21 t.hm-2)、B1:L2(14.00 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混播草地(P<0.01)。B4:L1、B3:L1、B2:L1中白羊草的竞争力大于胡枝子,B1:L4、B1:L3、B1:L2中白羊草的竞争能力低于胡枝子,B1:L1中白羊草的竞争能力高于胡枝子。2、混播草地牧草的CP含量都要高于单播白羊草草地,低于单播胡枝子草地,混播草地中B1:L4的牧草CP含量最高(11.95%),NDF含量最少的是B1:L3(54.52%),ADF含量最少的是单播胡枝子草地(35.06%),B3:L1的EE含量最高(1.31%),要显著高于其他比例(P<0.05),B1:L2的牧草Ash含量最低(6.59%),B1:L3的牧草Ca含量最高(1.26%),极显著高于其他比例(P<0.01),B1:L4的牧草P含量最高(0.44%),极显著高于其他比例(P<0.01)。不同混播比例草地综合评价的结果为 B1:L4>B1:L3>B0:L5>B1:L2>B1:L1>B3:L1>B2:L1>B4:L1>B5:L0,B1:L4的草地综合评价最好,其次是B1:L3。3、土壤养分随着土层的加深在不断减少,0-10 cm养分含量最大,在牧草生长发育初期单播胡枝子草地的碱解氮最高(22.05 mg-kg-1),极显著高于其他混播比例(P<0.01),随着牧草的生长单播白羊草草地的碱解氮含量达到最大(21.35 mg·kg-1),极显著高于其他混播比例(P<0.01);在牧草整个生长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的是B1:L3草地,显著高于其他混播比例(P<0.05);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单播胡枝子草地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最大,其次是单播白羊草草地;随着牧草的生长发育,草地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是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