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信息技术改革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高效连续地建设“互联网+农业”,对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意义深远。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表明“互联网+”行动计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趋势来看,互联网对传统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零售、教育、金融、医疗这类传统产业。农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农业市场面对的挑战很多,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农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机遇在于农业能够借助互联网对传统农业产业链进行革新,即实现农业产业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论文第一章通过大量检索和学习总结相关文献,对以往学者的研究做了初步的梳理归纳,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把握;第二章界定“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以及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实地调研情况对松江区“互联网+农业”建设现状进行宏观把握;第四章主要是结合前两章的调研和相关概念,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模型,通过横向自身对比及与金山区建设现状的纵向对比,客观评价松江区“互联网+农业”已取得的成就及不足,然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章学习国内外“互联网+农业”的建设经验;第六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松江家庭农场模式分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进行全文总结,并对未来松江区“互联网+农业”发展做出展望。论文的创新在于:其一,研究对象的创新。松江区是上海农业大区,以往大多数文献主要是对松江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研究,涉及“互联网+农业”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基本上以定性研究为主,论文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为客观提出促进松江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提供了保障;其二,研究视角的创新。以“互联网+”为背景,结合农业产业链深入研究松江区农业建设现状,摸清其发展所处层面,针对各环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