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区为位于卡塔克隆起以北、塔中Ⅰ号断裂带下盘的塔中北坡地区,研究的目的层为奥陶系中统,包括鹰山组上段和一间房组。根据论文研究内容,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碳酸盐岩及层序地层研究现状,在仔细分析薄片、岩芯、钻井、测井、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目的层的岩石类型、沉积环境、层序地层及层序与岩溶的关系。影响塔中北坡奥陶系中统的构造运动有加里东早期运动、加里东中期运动和加里东晚期运动,加里东早期运动第一幕发生在寒武纪始,第二幕发生在寒武纪末,加里东中期运动第一幕发生在奥陶纪中世末,第二幕发生在奥陶纪末,加里东晚期运动发生在志留纪末期。与早奥陶世相比,塔中北坡中奥陶世气候相对潮湿,海水深度变大,台地相区由下统的局限台地转变为开阔台地沉积,并在台地边缘及台地内部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发育滩相沉积。以层序地层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岩石地层、地震地层综合分析,识别出二级层序界面1个:SSB2,三级层序界面2个:SB3和SB4,并在鹰山组上段内部识别出最大海泛面mfs3;将奥陶系中统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3和SQ4),并在鹰山组上段内部识别出低位、海侵和高位三个体系域。在过井剖面和地震相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展布及其主控因素研究,确立研究区层序沉积演化模式。最终编制沉积相平面图,并揭示沉积相展布规律。塔中北坡奥陶系层序形成主控因素有构造沉降、海平面变化及古气候条件。构造运动对层序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对层序界面和对沉积古地貌的影响;海平面的升降控制着三级层序界面的形成与层序内部体系域的演化;古气候的变化则影响着碳酸盐岩台地类型和台缘位置的变迁。塔中北坡经历多期次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形成了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对应发育了不同时限的暴露剥蚀间断界面,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之下发育不同时限的溶蚀。溶蚀级别由小到大分为四-六级层序界面(高位晚期)溶蚀和三级层序界面(侵蚀不整合,低位期)岩溶。高级别层序界面溶蚀可以叠加低级别层序界面溶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