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道空间是市民在城市中生活的必经之地。城市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街道空间是否能够满足市民的需求。市民的需求又不仅仅是通行需求,还有活动需求和交往需求。然而很多街道仅满足通行需求而未满足活动和交往需求。因此,本文希望通过传统的基于实证的方法对街道空间进行研究,解析空间、时间与人的对应关系,提出改善策略及建议,从而创造活力街道。本文首先对街道空间进行分类,将街道空间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街道,在文中主要研究生活性街道。通过对苏州市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和苏州古城(以下简称“古城”)的实地调查、使用者的意愿调查对街道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出苏州街道空间现状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分别在园区、古城选取能够代表区域特征的观前街及长乐街进行街道要素分析以及人的行为调查。通过行为调查解析园区、古城居民出行方式、活动类型、出行时间、活动地点的对应关系和街道问题形成原因。之后,针对园区、古城所面临的问题,结合人的行为分析,对园区提出街道分时管理、创造复合功能、增强空间联系、优化空间节点、社会力量参与等五方面策略。同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古城提出分时段精细化管理、增加创意街道空间、细节入手提升街道空间舒适性、借助城市更新机遇优化街道空间的四项街道改善策略。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由最基础的意愿调查、行为调查入手解决街道空间问题、提供设计策略的工作方法,实践了从“调查——分析——规划”的规划设计过程。虽然本文所选择街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街道所在位置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不同,但是不同的街道还是具有相似之处。而且它们的核心是为“人”服务。因此,本文通过对苏州园区、古城街道空间进行总结,试图提出创造具有活力街道空间的设计策略,其中包括宏观因素促进街道活力策略、设施层面增强街道活力策略、设计层面创造街道活力策略以及管理层面支持活力街道策略,从而形成更具活力的公共生活。最后,论文对创造具有活力的街道空间的策略进行了回顾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