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具有发病率高、难治、易复发等特点,且容易发展为过敏性哮喘。根据2008版ARIA指南的数据,保守估计患过敏性鼻炎患者超过5亿人,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导师王琦教授对治疗过敏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过敏体质”,改善过敏体质是治疗过敏性鼻炎关键的步骤之一。王琦教授的经验方“过敏康”由乌梅、蝉蜕、防风、灵芝等组成,是调整过敏体质的效方,此方加减可以治疗多种过敏性疾病,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是目前对此方药效机制、调体原理及临床观察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围绕着“过敏康”、“过敏体质”及“过敏性鼻炎”三个主题,分别进行了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部分的探讨。文献研究有过敏康的研究概况及组成药物的化学成分整理,提供实验一的过敏康药物超高效液相和质谱分析的依据。第二部分是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分别论述古代及现代中医对本病的渊源、病因病机、治疗等内容,重点论述了体质因素致病及辨体论治。第四部分是西医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主要论述了西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内容。实验研究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过敏康血清化学动态图谱研究、中药过敏康对大鼠AR模型Th1/Th2,Th17/Treg调控机制研究、中药过敏康对过敏体质AR人临床疗效观察、中药过敏康对过敏体质人干预前后的蛋白芯片差异分析、过敏康对过敏体质AR人树突状细胞成熟lncRNA-mRNA表达谱影响研究。实验目的:1利用UPLC的测定,将大鼠体内血清移行组分进行分析,获取中药过敏康汤剂的体内移行成分;2对AR大鼠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血清IL-4,INFγ,IgE,IL-6,IL-17,TNF-β 1指标及鼻黏膜病理、免疫组化变化,阐释过敏康对大鼠Th1/Th2、Th17/Treg调控机制;3观察中药过敏康对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4中药过敏康临床干预前后进行蛋白芯片验证,找出差异蛋白,探讨调理过敏体质关键蛋白。5中药过敏康干预前后分别培养树突细胞,观察DC功能差异,并进行lncRNA芯片研究,找出差异基因,探讨调理过敏体质相关基因与通路。实验方法:1 SD大鼠15只,分为空白对照组、过敏康高剂量组、过敏康中剂量组、过敏康低剂量组,灌胃7天后,每规定时间段分别进行眼眶内眦采血,血清处理后进行超高效液相及质谱分析;2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脱敏止嚏汤高中低剂量组和西替利嗪组,做AR模型以后用中药过敏康干预3周,观察大鼠血清IL-4,INF-γ,IgE,IL-6,IL-17,TNF-β 1指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鼻黏膜病理改变及细胞因子TNF-a、IL-1 β、IL-6、IL-8 的表达情况。3通过体质辨识与过敏原检测,对过敏体质32人进行过敏康干预12周,观察TNSS、TNNSS及RQLQ等症状评分及过敏原指标血清总IgE和sIgE的变化。4对24例AR患者过敏康干预前后及20例正常人分别取外周血清进行蛋白芯片扫描检测,统计学分析后对差异蛋白进行GO注释和Pathway分析,筛选关键蛋白,阐述调理过敏体质相关蛋白及通路。5对12例AR患者过敏康干预前后及12例正常人分别取外周血,培养树突细胞,观察其成熟前后细胞形态及功能检测。DC成熟前后进行总RNA的提取纯化,采用Agilent Human LncRNA芯片检测,统计学分析后对差异基因进行GO注释和Pathway分析,筛选关键基因及通路,阐述调理过敏体质相关基因及通路。实验结果:1发现过敏康体内血清移行成分升麻素,其来自于防风。本实验初步阐释了中药过敏康的物质基础,给后续干预实验及药效机制提供了 一定的基础。2中药过敏康可显著抑制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鼻黏膜中IL-8、IL-6、IL-1 β、TNF-α的含量,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并显著上调AR大鼠血清中IFN-γ的表达,而明显抑制IL-4、IL-6、IgE、IL-17、TGF-β1 的表达,从而纠正失衡的 Th1/Th2、Th17/Treg 的细胞因子网络。3过敏体质AR患者服用中药过敏康12周以后症状明显改善,干预第8周时改善程度最明显,但是过敏原检测指标(IgE、sIgE)未改善。4 调理过敏体质关键的蛋白为 MIF、IL-1R6、IFN-γ、IL-23、Lipocalin-2、MMP-8、PGRP-s、Siglec-5、IL-17F。GO功能分类注释得出,差异蛋白参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积极调控酪氨酸、STAT蛋白的磷酸化、积极调控JAK激酶活性等过程。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在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同种异体移植排斥、产生肠道免疫网络IgA、NF-kappa B信号通路等方面功能的蛋白有显著变化。5过敏组成熟DC数目、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过敏康干预组、平和组,提示过敏体质DC功能异常而过敏康干预后恢复至正常水平。LncRNA芯片检测显示过敏组与过敏康干预组的DC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通过GO富集分析,过敏组与过敏康组的未成熟DC有T细胞活化、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成熟DC有调控DNA转录、SMAD蛋白磷酸化的功能差异。Pathway富集显示过敏组与过敏康组的未成熟DC上调通路有吞噬体、溶酶体;下调通路有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主要免疫缺陷通路异常。成熟DC上调通路有cAMP信号通路、粘附连接;下调的通路有趋化因子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异常。结 论中药过敏康通过多种途径多个靶点调理过敏体质,能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目的。首先是纠正失衡的Th1/Th2、Th17/Treg的细胞因子网络,主要是抑制Th2、Th17而减少炎症反应。蛋白水平上,MIF、IL-1R6、IL-17F 的下调及 IFN-γ、IL-23、Lipocalin-2、MMP-8、PGRP-s、Siglec-5的上调与调理过敏体质密切相关。基因水平上,干预前后显著差异pathway有吞噬体、溶酶体、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粘附连接等。过敏康可以调节这些通路,影响DC的成熟,改变DC的捕捉、吞噬、提呈抗原等作用的程度,减少激活初始T细胞并对Th细胞的调节作用,从而调节过敏体质,达到治疗AR的目的。我们初步发现过敏康体内移行成分升麻素,可能调节Th2细胞因子、MAPK信号通路、NK-kB信号通路而达到调理过敏体质,需要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