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离不开家庭教育,其人格及价值观的形成均受到来自家庭的重要影响。步入学龄期后,个体逐渐脱离原生家庭,开始独立生活学习,学校、社会环境成了其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而又广泛的变化,大到国民经济、社会主流价值观等,小到家庭教养、校园环境等无不展现出“新面貌”,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深受客观环境的影响。父母的养育态度及行为关乎子女的自我成长。自我和谐能够较好的反映个体的内在特质及心理健康状况。人际信任是个体对他人言语行为或是许诺的预想及期望。基于对个体两个社会化过程的研究兴趣及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本研究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发,以900名在校90后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心理测验量表对其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及人际信任状况进行测量,并试图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90后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现状;2.90后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人际信任三个变量的相关关系;3.自我和谐在90后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总体上,90后大学生的父母较多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被试报告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不良教养态度及行为较少。90后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90后大学生总体的自我和谐程度偏低,其在内部自我与客观经验之间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90后大学生总体自我和谐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的差异,其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间的差异不明显。3.90后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偏低,表现在75分(理论组中值)以上的人数比例远远低于半数,样本均值显著低于理论组中值。在性别上,90后大学生人际信任存在显著差异,其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父母文化程度间的差异不显著。4.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对90后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信任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整体上,正向的父母教养方式分别对90后大学生自我和谐以及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积极的影响,负向的父母教养方式分别对90后大学生自我和谐以及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能够有效预测90后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5.作为父母教养方式的积极性因子,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通过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间接影响90后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